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2章(2 / 2)

陛下是放了重权给他们,这般信任难得,宋子期可得给他争气啊!

第228章

周王身为皇子,怎可真地拿下节制边将之权?

陛下此旨将动摇国本哪!

军权不可旁落,尤不可落到藩王手中啊!

许多有识之士看到了这道旨意背后的利害,纷纷上疏劝谏,顺便弹劾吕、张两位阁老为给弟子争权,竟不顾国家大计,不尽封驳之责,还早早地将这道旨意发往了汉中。

送上去的弹章,圣上看则看了,却半点没有纳谏的打算。

他反倒将折子扔到内阁,埋怨弹劾之人不懂得体贴上意:藩王不得掌兵,可周王是藩王么?他本就是在外代天子镇抚军务的,原先是怕他年轻气盛,轻出关外犯险,才不肯给他放太多权。如今三年过去,看得出周王沉稳可嘉,再多放几分权给他,又有什么不对?

他眼下年岁渐长,宿疾一日日缠绵,还能有几年锻炼子弟?

朝中还没有嫡子,周王便是众王之长。哪怕今后再得嫡子,子幼母壮,又有几个成年的兄长压在上头,也不是国家安稳之兆。

新泰帝将弹章压下,又寻错处惩治了几个剑指周王的御史,顺带封了更年少的两个儿子为秦王、晋王,敲打了齐、魏二王,京中局势才复归平静。不过京里这段风波隔着两千里地的路程,来不及传到汉中就消散了,汉中府这一家君臣仍是过得安乐轻闲。

宋府尊背靠阁老座师,有权任性,考察期间就当自己已经留任,省了辞别官府、府中富户、耆老这一套虚辞。倘若这时候京里来个御史突降汉中暗访,就会发现满城官民父老并没在哭天喊地地挽留知府大人,没写万人血书,甚至连把万民伞都没做下。

不光治下百姓,天天见识着他与桓凌伉俩情深的府治官员,就连下头诸县官员也不知怎么地,心里就以为他就该跟着周王——的大舅子——同进退,天经地义,竟也没有哪个送礼来恭贺知府大人高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