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元辅> 第479章 高文正公(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9章 高文正公(下)(2 / 4)

再有一大政绩,则是行政效率大大提高。这个政绩,主要来源于添加了高务实“量化政绩”思路之后的考课法。

张居正的考成法后世受过不少批评,问题不在于效果不好,而在于他不问手段。举个例子,考察某县县令的政绩,如果里头有一条是收了多少税,那么张居正就只问这个税的具体数额是否达到,他不问这个县令使用了什么手段。

同样的问题,早在隆庆四年的时候,高拱和高务实就曾经谈到过[无风注:参见第一卷第009章],当时高务实最开始提出的观点与张居正很类似,但高拱马上就反对,认为地方士绅乃至于地方官肯定会把缴税压力转嫁给普通小民,很容易导致小民受到更多剥削,引起动荡甚至民乱。然后高务实便提出了另一项要求,即把地方稳定同时纳入县官政绩考核。

高拱这几年所推行的考课法,就是秉承这一思路,但加入了更多的细则。简而言之,现在一个县令干得好不好,有很多的具体数据可以参考,比如公文回复速度、征税足额率、征税提高率、功名取得率(秀才以上)、案件处理速度、案件完成度、匪情出现率及危险度、民乱出现率及危险度……等等。

这些标准的出炉,使得大明全国的行政效率几乎都得到了提升。当然,由于地域差异、发展水平差异等原因,基本上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效果越好,经济越落后的地区效果越差。高拱前不久还在和高务实商议怎么把落后地区也提升起来,想不到现在竟然就天人永别了。

另外,高拱在用人方面不仅眼光准,而且也非常有宰相气度。

举一文一武两个例子:文官方面,原山东巡抚梁梦龙是张居正的门生,在张居正倒台之后,梁梦龙自己都觉得别说山东巡抚坐不稳了,只怕还要吃到高氏门生的大量弹劾,所以连请辞的疏文都写好了。结果他却等来了一纸调令,回京任户部右侍郎,配合户部尚书王国光清丈全国田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