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流寇> 第六百六十一章 吴三桂动不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六十一章 吴三桂动不动?(2 / 4)

这对顺军有什么好处?

话,听起来是有道理的。

加上顺军那边果然没有冒然做出杀害家眷之事,连得成便也没有再劝,结果现在好了,人家顺军是没有杀害他智顺藩的家眷,可问题是人家顺军把北京给下了,把多尔衮给杀了,把八旗的大小家眷都一锅端了,把大清给亡了!

现在,他尚可喜包括整个智顺藩还有多大价值?

别说他们,就是阿济格那里的七八万满蒙八旗兵都没了价值!

难怪顺军这一个月来在百重山和伏牛山区跟个乌龟似的缩着,任凭清军怎么引诱就是不出来,先前还把道路挖得乱七八糟,原来人家一早就谋划的不是南下的这支大军,而是北京那颗心脏!

擒贼先擒王这话,不假!

连得成很是佩服那位带着淮扬农民把多尔衮杀了,把北京给端了的陆闯王,真不知这位哪来的胆量敢孤军北进的。

班志富和江定国没有吭声,但二人不吭声已经表明了态度。

帐内,尚可喜才十一岁的长子尚之信毕恭毕敬的坐在父亲的案桌边,刚才尚可喜正在为这个长子教习《孝经》,希望这个儿子长大以后能够孝顺父母,做一个好王爷。

当初淮军是将尚之信同其母刘氏一起送还给尚可喜的,一方面是显拉拢尚可喜的诚意;另一方面则是使智顺藩其他将领生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

十一岁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满洲人那里十二岁就能上马征战了。加上尚之信是尚可喜的长子,将来注定要承袭他的王爵,所以在其几岁的时候尚可喜便给儿子请了师傅,又命夫人刘氏好生教导,这使得小小年纪的尚之信倒生出与其年纪不相仿的稳重来。

尚可喜此时也是悔不当初,以致明明可以有一个辽王之封变成现在可有可无的结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