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同人小说>龙啸大明> 龙啸大明第196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龙啸大明第196部分(1 / 2)

虽然商毅也知道,自己的办法是现在能用的最好办法,同时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但这样的的结果只能坐视湖南各地都遭受刀兵之苦,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自己手头的兵力也有限,其他明军又不可大用。同时商毅也决定,只要等自己立足稳定之后,一定要尽快扩充部队。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听了商毅的言之后,吴驳懔说阃罚肥狄仓荒芟日庋恕2还猱‘又苦笑了一声,对商毅道:“以恒,你说的虽然有道理,但别的地方都可以暂时不管,唯有衡州府,必须去救援,因为在衡州府里,住着桂王。你看这可怎么办呢?”

商毅怔了一怔,也明白吴奈阎Γ鹜鹾图酢11萃跻谎际欠簦萘四且桓觯猱‘都得吃不了兜着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这是朱重八当年定下的规据呢?

因此商毅想了一想,道:“让末将带领本部人马,再会同黄、刘两位总兵中一人,领军去救援衡州府。然后留下人马在衡州府驻守,末将再带兵出城,寻找张献忠的主力人马,等找到之后,再通知两地,合力围缴张献忠。”

当然商毅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目地,因为商毅知道,这位桂王还有点名气,在另一时空里,明朝灭亡之后,一批大臣逃到南京,在史可法的组织下,准备推立一名藩王为帝,史可法一度就打算拥立这位桂王,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最终还是立了福王。

但在福王政权败亡之后,老桂王去世,他的儿孑朱由榔还是受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的拥戴,在肇庆称帝,定国号为永历,并且联合大顺、大西等农民军的余部,由其是得到李定国的支持,成为南明各政权中存活最久的一个,一直坚持到了顺治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逃到了缅甸,被缅王所获,送给吴三桂,于次年被吴三桂杀于昆明。当然现在朱由榔还是桂王世子。

从现在的局面看来,明朝的灭亡基本成了定局,而且在时间估计也会和另一时空差不多,而自己目前也基本肯定是可以在南方立足,只是选在那里的问题,因此也该考虑未来的打算了,自己在南明政权中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既然桂王有可能是未来的南明政权之一,那么事先了解一下这个人怎么样,不管以后用不用得,但和他拉一些关系,对自己可也没有坏处。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所在。

吴比徊恢郎桃愕恼庑┫敕a簿鯁愐闼档糜械览恚獯文舷拢趿甲艉突频霉Σ慷加幸煌蛭迩寺恚刈〕ど澈秃庵莼故亲愎坏模页ど澈秃庵菹嗬胍膊惶叮乓话俣嗬锫烦蹋瓷碳揖男芯龋惶炀偷搅耍仍哺系谩?br/

因此吴驳懔说阃罚溃骸昂茫衷谝仓荒苷饷窗炝恕r院悖托量嗄懔恕!比缓笥衷谥诮锌戳丝矗溃骸盎谱鼙獯尉陀赡愦静康娜寺恚蜕谈苯煌巴庵荩搅撕庵葜螅憔驮诔侵凶な兀蛏谈苯南1!?br/

黄得功忙出列,道:“末将尊令。”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商毅和黄得功带领着本部的人马,从长沙城出,前往衡州而去。

第七十七章名士

从长沙出之后,因为商家军的行军度快,因此商毅和黄得功的人马分为前后两批,商毅领着商家军在前,黄得功的人马在后。长沙离衡州的直线距离虽然不算远,大约只有一百二十多里,但中间正好隔着一座衡山,不仅要绕道而行,而且大半都是山道,因此为了轻装简行,商毅把自己队伍的八门红夷大炮都留在了长沙,只带着佛朗机炮和虎蹲炮出。

人马一路行进,走了一天的时间,商家军以经把黄得功的人马远远的甩在了身后,这时以经到达了长沙府、宝庆府和衡州府三地交界的地方,离衡州以不足四十里的路程,不过这时天色渐暗,看来今天是赶不到衡州城了,因此商毅也下令人马扎营休息,明天再续继出。

于是士兵们纷纷安营下寨,埋锅造饭。不过虽然只是临时下营,但在商毅一惯的严格要求下,商家军也从不敢大意,仍然是构筑好充份的防线,并且布置了站岗放哨的卫兵,还派出侦察兵和巡逻队伍,防御保卫工作,也做得十分周密。

吃过了完饭之后,除去守夜值班的士兵和巡逻的小队之外,其他士兵也都纷纷回到自己的帐蓬里休息。而商毅在自己的大帐里写,商家军成军以经有一年的时间了,以经有了相当多的实战经验,而且现在事业初成,应该多为将来考虑,因此商毅想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写一本[步兵操典]作为以后稳定下来,当组建军校的标准教材用。

就在商毅正写着的这时,忽然帐门一挑,段鹏从外面进来,道:“报告大人,我们在外面巡逻的时候抓到口个行迹可疑的人。以经把他们带回到营中,请大人处置。”

商毅点点头,道:“把他们带进来,我来问一问。”

段鹏回去之后,不一会儿,段鹏带进来几个人,边走边道:“你们有什么话,见过我们的将军大人再说。”

商毅见进来的三人年纪都不大,不过都没有绑,有两个青衣小帽,作家人打扮,一个年纪在三十岁下,一个只有十四五岁,而另一人则显然是个主人,估计在二十五岁左右,身穿蓝袍,白面无须,中等身材,略为削瘦,文质彬彬,一看就是一个读人的样子。

见了商毅之后,那年轻人前一步,躬身一礼,道:“这位将军,我等都是衡州府的安善良民,只是因为躲贼寇之乱,隐身于衡山之中,今夜不意惊扰了贵军,诚为我等的不是,还望将军见谅一二。我等必不会忘将军的大恩。”

商毅微微一笑,道:“这位先生不要担心,我们绝不会侵扰安善良民。不知先生尊姓名,家住何处?”

那年轻人道:“在下姓王,名夫之,草字而农。”

商毅怔了一怔,猛的站了起来,道:“王夫之,你就是王夫之吗?王船山先生?”

王夫之也没有想到这位将军居然会认识自己,道:“在下就是,不过在下虽然去过石船山游学,但并未自号‘船山’,不知将军是不是认错人了?”

商毅又呆了一呆,又问道:“请问王先生是不是生于万历四十七年,求学于岳麓院,师从吴道行夫子,并于崇祯十五年中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