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4、第 64 章(2 / 4)

来看监视器,是为了了解对方的表演。

每部作品对裴杞来说,第一是要面对来自角色的挑战,第二是与其他演员的合作。

搭过不少演员,大家表演水平不一,表演风格不一。

有的演员表演是跟着剧本走的,这一场戏写着怎么演,就怎么来,一些需要爆发的戏份,演员觉得这是自己演技的高光时刻来了,绞尽脑汁的要把这场演好,通过比较外放的表演方式,癫狂的肢体来呈现演技的爆发,让观众感受自己的悲恸。

从表演的片断来看,乍一看演技挺唬人,但从整部戏的角色人设来看,如果角色的性格以及所处环境并不允许他如此“激动”,那么演员为了表现而演,不是为角色,是不对的,这样的表演与角色是割裂的。

跟这样的演员搭戏,挺......吃亏的?

对方的表演在爆发,青筋暴起的愤怒,激动的口水喷你一脸,而你如果是比较收的表演,演技细腻路线的,对比之下,观众只看片断的话,就会认为一方演技好,而另一位情绪起伏不够大,显得没有演技。

了解对手演员的演戏风格,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这样大家合作起来,演技画风会比较统一。当然,演员能做的非常有限,主要靠导演去把控、平衡,一部戏能不能够成为好的作品,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导演。

一部好的作品,离不开一位优秀的导演。

导演钟宙看着监视器屏幕里樊良工的表演,一下子想到了裴杞试镜时的表演,转过头来对裴杞道:“我发现,你和樊老师的表演是一个路子的。”

润物细无声、很自然、生活化的表演。

“小裴,你跟谁学的表演?”

裴杞记起自己演第一部电影时,没有经验。

前一天晚上背好台词,第二天来到片场,照剧本上上写的,一字不落的演出来,但总被导演喊ng,每次演的第一遍都达不到导演的要求,被上了宝贵的一课。

那位导演告诉他演戏要从角色出发,角色所处的成长环境、品性、性格,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角色的行为。

剧本上写的内容有限,有时角色的戏份只有一句话,但这句话是以怎样的心情讲出来的,在讲这句话该是什么样的表情,有什么样的举动?这是演员的工作,需要赋予角色灵魂、血与肉,才能“活”。

拍第一部戏就遇到了对的导演,给他指了方向。

裴杞含糊的回:“一位导演。”

钟宙听了,以为裴杞说的是陆学民,毕竟裴杞目前只拍了一部网剧,微点了点头,倒也没有继续聊这个话题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