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1卷 二(2 / 5)

它出自一个典故,说的是西汉时曾有一位大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在抗击匈奴时立下了汗马功劳。那大将军膝下有五个儿子,个个骁勇善战,随侍在大将军帐中,对抗匈奴,而其中就数老四生得眉清目秀,嘴甜乖巧,武艺也是最高,深得大将军喜爱。

只是可惜老四背地里却是个通敌的叛徒,没心没肺,竟与匈奴单于往来勾结,做了内奸。一次他走漏风声,导致出战的汉军几乎全军覆没,并直接连累其他四兄弟战死在阵前,后面阴谋败露,被痛心疾首的大将军亲自斩于剑下。

家丑不可外扬,大将军回去上奏时只说五个儿子均为国捐了躯,皇帝怜悯将军,下旨为大将军修建“五子冢”。

“五子冢”采用的是罕见的五层夹墓,相传珍宝堆积,一直是盗墓贼觊觎的对象。直到后来被一伙盗墓贼挖掘了,那群盗墓贼在一到三层的确捞了个盆满钵满,可等摸到第四层,却发现四层空荡荡的,如同一个残旧的地窖,连个破罐子都没有。

那大将军厌弃他的四儿子,可又不能不造墓,只得将四层坟冢粗糙简化。于是后来,人们就用“遇四无冢”来指代墓主人在建墓时特有的避讳心理。

古人好避讳,这种避讳在古代就很常见,甚至延伸到许多微不足道的地方。

比如有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喜欢上一个姑娘,结果很不幸,那姑娘却跟一个叫七哥的跑了,那公子怀恨在心,娶妻生子后,勒令后人不许出现“七”的排行,这类可笑事情,也十分的多。

师清漪想了想,笑着说:“如果真是一种避讳现象,那当年的建楼者究竟在忌讳和‘三’有关的什么呢,难不成也是他的三儿子犯了事,惹他不高兴了?”

洛神走到一个角落停下来,接过师清漪手里的背包,说:“你怎么不说是他的三女儿出问题了?”

她拉开背包,瞥了师清漪一眼:“比如说,被个来历不明的女人拐走了,于是很生气。”

师清漪:“……”

她想不到洛神话题可以轻轻松松跳转,而且拐到一个微妙的方向,脸红地低声哼道:“少胡说,谁被拐了。”

洛神摸出装换洗衣物的旅行用压缩袋,边拆开边淡淡说:“我想你的家人若是知晓,定会生气。尤其是你那位姐姐。不是么?”

这话让师清漪羞涩之余,也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顿了一会,才道:“她管不了我。我和别人不一样,没有来自家庭的束缚,我是自由的,可以自主选择。”

她说得很轻,仿佛是为了安慰洛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