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穿越小说>诗相> 第五十章《长相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章《长相思》(1 / 2)

长相思,从唐代教坊曲名演变而来的词牌名,初为汉乐府的旧题,南北朝时曾有很多文人以此为题作诗,到唐代成为教坊曲目,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曾以此作词并广为传诵,赵宋以降,便成为经典词牌名,看标题便知它多描写离别相思之情。该词牌名,又名吴山青,相思令等,取自《古诗十九首》的“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和“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等诗句,从其渊源可知,它常用来创作恋人相思或闺阁愁怨的诗词。此词牌名的作品,调由三、七、五句式组成,每句用韵,且前后段各有一叠韵,音节响亮,由热烈而逐渐趋于和婉,自白居易创作《长相思·汴水流》之后沿用这个格律,因此白居易的这首词也顺势成了该词牌名下的正体作品,典范作品主要有词帝李煜、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浪情公子晏几道等人的作品,诗词已经不新鲜的清代,尚有公子哥纳兰性德创作的《长相思·山一程》是不错的词作。

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几千篇诗歌文章,其经典之作多是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如家喻户晓的《卖炭翁》和《观刈麦》,还有长篇叙事诗篇《长恨歌》和《琵琶行》等,少为人知的有《秦中吟十首》等。他曾在写给元稹的书信上提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也即诗歌创作要记事的,这个理念一直贯穿他创作诗歌的重要时期。据有学者研究,白居易创作诗歌的高峰期是30-45岁之间,前面所列举的佳作皆出自他这个年龄段,可想而知,这个十多年是人生最为关键的,是个人事业是否能达到一定高度的能量蓄积阶段,对于大部分人应当如此。曾经大致统计过一些历史名人的成名或者代表成就时的年龄,大体在35岁前完成,也就是说人的人生成就,35岁前的成绩是个标杆,或许有人成名是40多岁,但基本上是建立在35岁前的,也就是人生要有所成就,35岁前就要拼尽全力,大致统计世界上名人建立成就时的年龄,便可知大器晚成一词,是宽解人的说辞。

据传,白居易年轻有位特别钟情的女子名叫湘灵,为此将自己的婚姻大事延后至三十多岁,还创作过颇为长情的诗篇《夜雨》,拗不过家族使命的他最终放弃了湘灵,说到这里,人们一般认为白居易是个痴情种,然而历史远不止这么简单,他与挚友元稹一样,同样是个渣男代表,尤其是他闲居洛阳时,妻妾和歌姬的数量多到让人咋舌,据说高峰时期,高达三十多位妙龄女子为这位大诗人提供快乐人生的服务,其真实性与否已经不重要,渣男行径是板上钉钉的事。《长相思·汴水流》是白居易惜别一位宠爱的歌妓而作,据《旧唐书·白居易传》记载,他特别宠爱名叫樊素和小蛮的两位歌妓,并留有诗句言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或许广州塔被戏称为小蛮腰、人们常形容女性樱桃小嘴等,多半与此有关联,然而白居易年近古稀,良心压制住了渣男本性,不忍耽搁她们,故将两位妙龄女子遣回,但是暮年的白居易又显得孤独寂寞冷,于是创作出这首颇有长情意味的词。

《长相思·汴水流》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此首词朗诵起来蛮顺口的,尤其是上阙,也容易理解,汴水和泗水等长流流到瓜州的古渡头,以吴山为代表的江南群山点头,凝聚着哀愁。汴水是隋明帝杨广时期开凿的通济渠,唐宋时期称为汴河,泗水流经山东的一条河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的“川”便是指泗水,隋唐大运河通航后,汴水和泗水都流经瓜州直到杭州,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也多是从京城西安、东都洛阳经此流水达到江南的杭州。白居易任杭州长官期间,携带了江南歌妓回到东都洛阳,度过一段舒适闲逸的幸福日子,然而随着自己逐渐步入暮年,于是将歌妓们各自遣回原籍,最得作者欢心的,恰好是他从杭州任职时带在身边的,歌妓的回去使得作者认为江南的群山都开始点点愁。

词的下阙大意是思念与怨恨的情感交织,除非伊人归来才会罢休,明月当空照时,彼此依偎一起倚楼望月,方能平复此等五味杂陈的情感,由此可知,白居易是忍痛割爱遣回歌妓的。相比上阙而言,下阙朗诵起来有点“隔”的意味,即流畅度稍差,韵律方面也稍逊色少少,它表现出的意境则稍好。从吴山点点愁和月明人倚楼来看,整首词像是闺怨气息的词,我们所熟悉白居易的作品,极少是富有闺怨气息的,这首词似有闺怨气息,但未必是闺怨词,倘若确定无疑是为了抒发与歌妓的离别之情,这首词则是白居易暮年生活凄美的真实生活写照。风烛残年时期的白居易是相当悲观的,曾创作咏老赠梦得的诗篇,写有“自问老何如,尽日闭门居”等凄冷诗句,挥手让歌妓们回去后的白居易,惟有长叹一声,犹如下阙所言思恨悠悠,有歌妓的陪伴才能慰藉他的忧愁。

从白居易前半生来看,他的确算是个性情中人,且在他遭受贬谪之前,热心于国事为民请命,可从他早年的现实主义诗篇可粗略获悉,然而仕途就像是一条大染缸事业,贬谪经历给他重大打击,左迁到江州司马后慢慢变性学乖了。他刚到江州时,创作出广为流传的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由此可知贬谪经历对他冲击的巨大,在写给好友元稹的书信《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了创作诗歌文章的初衷,即他的名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由此可知江州司马的经历无疑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几年后,皇帝岗位换人,在朋友帮助下加持新皇对他才华的欣赏,白居易回朝升官不久,自请地方任职,于是被派往江南的苏杭一带主持工作,宦海沉浮的白居易开始转变性情,钟情于畜养歌妓,直到高峰时歌妓多达三十多位,为民请命的谏臣风格早已褪色,不过也还算为民做过实事,在杭州疏浚西湖并留有白堤存名于世。

白居易这位大诗人,年轻时便对初恋湘灵痴心不忘,为了迎娶心爱的女子不惜拖后成婚年纪,这是很多涉世未深年轻人所激赏的,出生士族家庭,直到三十多岁才正式成家。白居易是否晚婚,抑或因为湘灵而晚婚,其真实性不得而知,对于士族家庭而言,人至中年才成婚,的确算是个事情,毕竟很多士林中人,政治联姻是首选,即早就选好了对象,其次在“女子十四而能化,男子十六而精通”的文化背景下,晚婚的白居易,极有可能比很多同龄段的人晚婚二十年。中老年时期的白居易,可能会让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所不齿并在嘴上骂成渣男,也许是心里面羡慕不已的才子,不过也正是因为渣男的性情,才能创作出《长相思》此类的长情作品,好比北宋时期欧阳修和晏几道等著名词人皆以《长相思》为题作词。

五代时期的著名词人李煜,要说他是渣男,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作为贵族领袖的帝王,当漂亮女子可以触手可及时,不沉迷女色似乎不合常理,毕竟垂垂老矣的帝王将相宠幸妙龄女子屡见不鲜。文学成就极高的李煜,同样以《长相思·一重山》为题创作一首词,表面看来与白居易的《长相思》一样,带有闺怨气息,不过李煜的人生经历来看,不像是闺怨词。这首《长相思》是李煜故国尚在时期的作品,作为帝王作闺怨诗抒发相思情感,似乎不合时宜,有人认为是想念被羁押在北宋作人质的兄弟,不过真假难辨,不过他另有一首词作《清平乐》,倒像是真的为羁押在北宋朝廷的兄弟而作,词中写到“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这句倒是吻合作者念及被扣留在大宋的兄弟李从善的心思。

南唐后主的李煜,受迫于宋太祖赵匡胤的军事压力,委曲求全把弟弟当作人质递送给宋廷关押,为此有所愧疚而作词,倒也合乎情理,不过自古帝王家就充满残酷的斗争,李煜是否真的想念兄弟不得而知,从他的作品来看,似乎倾向于他是希望兄弟能归来的。俗语“树大分杈,人大分家”,莫说是帝王家,即使是寻常百姓家,成年后的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的并不常见,倒是士林阶层兄弟之间乃至家族之间齐心协力的居多,更何况,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当年大学同学如是告诉我),而且中国传统体制及忠孝观念,也会导致兄弟之间的竞争关系较为激烈,而姐弟或哥妹之间则和谐许多。

从小我们被教育,兄弟姐妹之间是父母之外的唯一亲人,是应当互助友爱及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然而从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及父母老年后因赡养而引发的林林总总的矛盾中可知,兄弟姐妹在和谐亲情的外衣下,隐藏更多的是竞争关系,争夺父母旗下的资源而上演的闹剧层出不穷足以说明。很多时候,社会上的很多宣传也是反着来的,甚至有可能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记得中学期间每年初冬时节都会举办校运动会,常有宣传标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意在教导参赛的学子们,比赛结果应该让位于促进学生之间友谊的目标,琢磨这标语后,发现它纯粹是逆着人性或比赛本质的。实际上,比赛要有结果并分名次颁奖,它注定是战场,而战场无朋友,那比赛就永远就是第一,要谈友谊就不要比赛,倘若宣传“比赛第一,友谊第二”似乎又没必要,所以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灌输给少不更事的莘莘学子们。

南唐后主李煜在诗词史上有浓厚的一笔,他的前期作品主要多描写深宫内苑的快意日子,但真正让他响彻词坛的作品则是成为阶下囚后的作品,因此李煜早期词作较少引人注意,而《长相思·一重山》算是他的上乘佳作,虽相较于他的名作及绝命词逊色许多,但同比《长相思》词牌下的其他作品又显得有意境。李煜的前半生想必是非常幸福的,他的前期词作及亡国后的词作,都极大的呈现出李煜很是享受宫廷的富贵生活,作为南唐王朝的王子及阴差阳错而得的君位,生活自然是锦衣玉食,从小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赋自是样样精通,其父南唐中主亦是颇具文学素养的词人。李煜的艺术经历与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具有相似性,精工书法、擅长绘画、通晓音律,诗词歌赋等皆有不错的造诣,不同的是李煜以词著称,赵佶以书法绘画著称。

《长相思·一重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