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好圣孙!>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夷男,给他整个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夷男,给他整个活!(2 / 2)

而后他又道:“臣之部族,怀有二心,背叛大唐,还请陛下依法处置。”

李世民沉吟片刻后,看向李象问道:“象儿,你觉得应当如何处置?”

“不如将契苾部打散,分散至京畿道各村内,按照家庭编户,两三户分散至一村,由官府给予耕地,村民教其学会耕种,并赐予汉姓,阿翁以为如何?”李象说着自己的处理方式。

实际上这是“大杂居,小聚居”的细化版本,按理来说应该是契苾部单独成一个村落。但李象考虑到的是想同化他们,把他们完全变成大唐人,把他们作为一个先行的小白……试点,所以才会提出这种建议。

要说游牧民族能不能适应耕地……害,适应不了那也怪不了大唐啊,又不是朝廷不给你活路,你学不会耕种怪谁?

再说了,这是惩罚,惩罚啊混账!

至于说两三户的铁勒人会不会抱团和村民作对……那实在是想多了。

不要以为宣传的什么“汉人温良恭俭让”,就把这事儿当真。实际上在汉唐时期,特么汉人武德充沛到爆棚,甚至到现在依旧有往日余晖。

具体事例,可以搜索我国村战。

那只是两个村的作战,两村村民在激战中,轮番使用了围点打援、穿插分割等战术,甚至还能熟练地步炮协同,令人瞠目结舌。

事后总共缴获了四部炮车、土枪六十余支、炸药二百多公斤、土手雷二百余枚、导火索三百多米、雷管近两千六百发,管制刀具更是不计其数。

放在霓虹战国,至少得是个合战级别。

老李当然明白李象的意思,这种消化吞并的方式,说实话他还真没考虑过。

一直以来,大唐对于臣服的外族,都是采取的羁縻政策,哪里用过这种方式?

稍微一想,李世民觉得也比较合理,具体效果如何,还需要试验一番。

而今契苾部本就是犯了大罪,按照律法怎么处置都不为过,更何况是这种试验性的惩罚?

这都不能说是惩罚了,完全可以说是在奖励。

就算出了什么意外也无所谓,了不起被村民们团结起来打死呗。

“好,就依象儿所言。”李世民颔首道。

宣布完处理意见之后,契苾何力千恩万谢地对李世民和李象谢恩。

毕竟也是自己的族人,就像萧瑀教育李象那般,契苾何力也不可能完全对族人绝情。

这无意之中,契苾何力又欠了李象一个情。

玄武门支线任务完成度+1(bushi)

见这边事了,吐迷度忽然站出来说道:“天可汗陛下,臣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李世民颔首道:“卿但说无妨。”

“臣以为,现如今薛延陀虚弱,我等为何不就此将其一举灭掉,以免日后产生祸端?”吐迷度义正辞严地说道。

听到吐迷度的话语,契丹部落联盟的首领大贺窟哥也站出来说道:“吐蕃首领所言甚是有道理,天可汗陛下,俺也觉得应该一同出兵,灭掉薛延陀!”

李世民又看向唐军方面,阿史那社尔同样说道:“陛下,臣也觉得如此。”

“现如今的确是千载难逢的时机。”李绩也站出来说道。

无论是殿内群臣,还有异族首领,几乎都在赞同着这个建议。

毕竟薛延陀目前势大,万一日后卷土重来,那就未可知了。

李世民沉吟着,还未等做出决断,却发现李象已经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不可。”李象提着反对的意见。

李世民眉头一挑,出言问道:“恒山郡王何出此言?”

“回陛下,大唐者,天朝上国也,对于藩属,首重信誉。”李象义正辞严地说道:“既然已经答应夷男就此罢兵,那双方都应当恪尽守则,暂息兵戈。”

倒不是他迂腐,作为先知,他知道夷男活不长,很快就要病死了。

等到夷男病死之后,夷男的两个儿子拔灼和曳莽突利失将陷入内斗之中,极大地损耗薛延陀的实力。

按照历史,唐军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内耗后的薛延陀一举拿下,可谓是捡了一个大漏。

而现在和薛延陀开战的话,未必能够一战而定,毕竟现在正处于冬天,天气寒冷。

且在高句丽,即将发生一件大事。若是不能够快速解决薛延陀,那么高句丽的问题就要一拖再拖,等到渊盖苏文整合了高句丽的力量之后,可就没那么容易打了。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古代生产力不发达,一年发动一次灭国大战……别说是李世民了,就算再捆上一个文景之治,都有点够呛禁得住消耗。

当然李象说的也不无道理,毕竟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只是这件事你在心里知道就可以了,千万千万千万不能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来,不然的话,丑国就是下场。

今天忽悠这个,明天骗骗那个,结果小弟都跟他离心离德。世纪之初以无敌姿态横行世间的丑国,到李象穿越的前夕,只能梗着脖子和人辩经“我真的登月了”。

而且最大的原因在于薛延陀是大唐的藩属国,属于大唐的小弟范畴。你可以和敌国不讲信誉,但不能和小弟也是这般。小弟若是不讲江湖道义,大哥自然可以带着一群人,挟着道义去揍他一顿。但若是大哥不讲信誉,小弟可是一定会离心离德的。

“恒山郡王所言甚是,朕身为天可汗,当注重信誉。”李世民当然也知道天可汗的偶像包袱有多重要,这可是各族团结在他手下当他忠实马仔的根本。

更何况,薛延陀的情况他也是一清二楚,所以也不急着去打薛延陀,等他自己慢慢乱起来之后,再坐取渔翁之利,岂不美哉?

李世民又道:“既然答应夷男,那就应当履约行事。”

“天可汗胸襟广阔,重信重义,我等惭愧!”各部首领尽皆抚胸道。

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若是大唐能对薛延陀出尔反尔,同样也能对他们这般。

而李世民的及时刹车,让他们放下了这个心。

李象趁机又道:“此乃千载难逢的机会,阿翁何不趁着此时,会盟诸部,也见一见各部首领呢?”

李世民听了,立刻就动了心。

(三更送到……)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