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章:真空三极管(1 / 2)

【评论区有朋友说,太阳灶真有那么神奇吗】

【这里是甘肃,我的家乡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烧水神器就是太阳灶】

【在我们黄土高原的乡村,几乎每家都有这样独特的烧水装置,可以看到它就有点像一口锅,是将光线聚集到一起进行加热的】

【不过因为太阳时移动的,所以太阳灶的下方这边还有调节仰角的,而且它不会影响到中间的支架,支架上我们一般用来放锅】

【也有人说这有点像以前的卫星电视锅,还别说这真的有点像】

【太阳灶不用气不用油不用电不用烧火,只要有太阳就可以烧水做饭,有太阳的天都可以烧水做饭,烤洋芋做馍馍,不管春夏秋冬,纯绿色没有污染】

【像这种大太阳的天气,放少一点的水大概5-6分钟就能煮开了,今天在太阳灶上面,做我们甘肃的特色美食,洋芋糊糊】

【小时候啊记忆里的太阳灶是很神奇的。有人说太阳灶小学课本里边有外婆家的太阳灶,现实生活中没有见过,可能大家是没来过大西北吧,这东西在我们农村这边很常见,就卖200多块钱】

金陵城,奉天殿前。

朱元璋等人都眼前一亮,这可是不用烧柴烧煤的好东西啊,随即又想到大半个大明,因为光线强度不够而用不上,又有些无奈。

这个锅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光线聚集到一点,然后通过太阳光的热能将水烧开,这一点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里面值钱点的,就是这几块磨得噌亮噌亮的不锈钢板吧,这也能卖200多块?”

“这是钢!钢!不是铁”有人纠正道,所谓百炼成钢,一块铁矿石从挖掘出来到炼成钢再到销售,其步骤是极其繁琐的。

“这个东西在北方倒是好用,一年下来也可以省一些燃料费用。”朱元璋评价说道,烧水做饭取暖等始终是百姓日常所需,有这个太阳灶能利用太阳能,民众负担就会降低很多。

像这结构如此简单的物件,基本能用好几年。

不过这些物件发明什么的,只能民间自发去制造与销售交易,朝廷不会出手干预这些小事。

“这地方怎么感觉变化好小和如今的都差不多。”一众人看着天幕,周围几乎没有了现代建筑、设施的身影,反而像是从古至今的农村场景,干燥的土地,枯死的杂草,还有枯透了的树木,看起来有些黑呼呼的远方山头。

矮房子也是一层,不过看起来是铁皮顶的。

“距离海边太远了吧,交通不便。”

朱元璋等许多人都去过西北地区,知道这些地方苦寒,降水降水不够不足以种粮食,交通交通不便利。就像视频中,即使过了六百多年,其他见过的其他农村地方已经天翻地覆了,那里的农村地区依然没什么变化,和如今乡下的农村地方差不多。

而自宋以来,都是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得不错,后世也是如此,似甘肃、西北等地,发展确实不够。

《哇!终看见小学课本上说的太阳能了。一直不理解当时说的能直接放個锅煮饭,现在才懂》

《这得空旷才行,广东不行,楼那么多一不小心把别人家点了》

《晒死了做饭就算了,煲汤或许可以小火慢炖[捂脸]》

《西藏也很多,特别是牧区,这东西效力很高的又没污染,没你们想的那么慢》

《竟然用核能煮绿豆汤》

《凹面镜聚光,温度很高的》

【灯泡采用给碳丝通电加热发光,用久以后正极一侧玻璃总是会发黑,这是因为当时M国使用的是直流电,其中电流就是电子的定向移动,通电时的碳丝温度极高】

【高温会让电子出现热电子发射现象,电子会逃离碳丝飞向正极一端,而这个过程中会有少数电子撞击在玻璃上,所以靠近正极一侧就会出现发黑,如果是交流电你就会发现两侧都会发黑】

【后来另一位物理学家弗莱明,用类似的结构,在旁边放置一块是加正电的金属板,等温度升高出现热电子发射时,电子会被带正电的金属板吸引,相当于从电灯丝到金属板这条路线形成闭环,电流导通】

【相反给金属板通负电,那么同性相斥,电子无法过去,也就是这条路线处于截止状态】

【正向通电时电流导通,反向通电时电流截止,这就是最早的真空二极管,真空二极管主要有检波、整流等作用,还可以当做高频切换电子元器件的开关来使用,也就是整流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等等】

【有了真空二极管,用二极管的符号表示,可用4个二极管搭建成整流桥再加上电容率波,我们就得到了直流电,这就是二极管整流桥将交流转为直流电的原理】

【像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脑等都是弱电子产品,也就是使用的是直流电】

奉天殿前。

一众人快速又抄录了起来,前面讲的是背景故事,甚至于整个二极管的原理和作用基本都能理解。

“整流的作用可以理解,检波是什么?高频切换电子元器件开关是怎么做到的?”科学部众人感觉脑子都要炸了,天幕讲了原理,但有些地方确实难以理解。

“除了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现实中好像就用不到了。”一人皱着眉说道,事实上好像也没必要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至少目前来看,没有相关的电子设备可以用到。

“确实如此,还是先抄录起来吧。”

“这真空二极管需要用到电子发射现象,那是不是意味着这灯丝需要一直通电发热?”科学部中杜平疑惑问道。

众人都是愣了一下,很明显.是的,那么这又会带来一个问题.即如今的碳化竹丝使用寿命不足其次就是真空技术不过关。

现在使用的灯泡的真空技术,都是用加热的方式排去里面的空气,但很显然这个方式不是那么的靠谱。还有一种方式是充入其他气体替换里面的空气。

无论怎样,在钨矿未被发现之前碳化竹丝的使用寿命是不足的。

“开关二极管?听起来原理虽然是一样,但具体设计的细节好像又与整流二极管有所不同。”

朱元璋、刘基等人都明白了二极管的原理,但问题是不明白其应用场景在哪里,所以觉得很是抽象,就算是想说些什么也无从开口,这真空二极管就像一位极其陌生的人。

【后来另一位大神福雷斯特,在此基础上再次升级,在中间放一块镂空的金属网,叫做栅极】

【给栅极施加正电压,此时会吸引灯丝飞出的电子,然后穿过镂空的栅极进入到右侧,所以这条路径电流导通】

【相反给栅极施加负电压则会排斥电子飞过,所以这条路径电流截止,假设给栅极施加一定的正级电压,只让左右正负极处于轻微的导通状态】

【然后输入一个小的交流信号给栅极,假设是正波,叠加到栅极,使其电压增强,那么导通电流就会增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