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淞沪:永不陷落> 第367章 大型屠宰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7章 大型屠宰场(1 / 2)

三天很快过去,日军陆海军航空兵以及陆海军炮兵对淞沪市区的狂轰滥炸终于过去。

鬼子的这波轰炸的确是下了血本了。

轰炸结束之后,虹口、南市、浦东以及杨树浦各区再也找不出一个完好无损的里弄,几乎都遭受过摧残。

闸北就更加不用多说,彻底化为废墟。

整个闸北区再找不出一栋完整的石库门建筑。

四行仓库还有中国银行大楼这两座大碉堡顶上的反应隔层也被削平了三次,又修补了三次。

然而,这波大轰炸并没有什么卵用。

因为各区的百姓早就已经提前转移去了法租界以及公共租界,淞沪洋行以及淞沪商会名下的各家工厂也开在法租界以及公共租界西部的越界筑路附近,因此损失并不是很大。

就是正丰街兵营那边的损失稍大些。

原本设在正丰街兵营的兵工厂虽然已经搬到了四行仓库及中国银行大楼的地下层,但是其他的像搪瓷厂、毛巾厂、被服厂、面粉厂等工厂还没有搬走,在大轰炸中损失不小。

至于说淞沪警备总团的伤亡,那就微不足道。

因为日军展开狂轰滥炸之时,淞沪警备总团的官兵早躲起来。

在这里,特别需要重点说明,之前日军在忙着发起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之时,淞沪警备总团的三万多人也没闲着,训练之余也在夜以继日的修建地下掩蔽所,挖地道。

伍杰还筛选了十几万难民前来帮忙。

十个月一共修了一千多個能容纳一个营的大型地下掩蔽所外加一万多个能容纳一个排的小型地下掩蔽所。

【注:一个营800人,一个排约50人】

毫不客气的讲,现在整个淞沪遍布着地下掩蔽所。

几乎每个街区、每个里弄、每个石库门合院甚至每一栋房子的底下都有地下掩蔽所。

只不过这些地下掩蔽所的入口都做了精心的伪装。

而且这些地下掩蔽所都通过汽油桶地道连成一体。

也就是说,淞沪警备总团的官兵,可以通过这个庞大的地道网络抵达任何一点,包括外围第二道防线。

不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个地道网络跟陈明德营建的要塞并没有连起来,至少现在还没有。

以后,严峻其实也不打算连起来。

原因非常简单,陈明德营建的要塞是最后的依仗。

简单点说就是,陈明德正在建的地底深处的要塞,是为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的最艰难时期而准备的。

而浅表层的这个地道网络却是为了现阶段的作战。

淞沪靠近海边,深挖地道很困难,这也是陈明德营建的深层要塞进展这么慢的主因,但如果只在浅表层挖一个地下室,甚至只是挖个地窖的话并不困难。

再用浅坑埋上汽油桶把这些地窖及地下室连起来,其实也没有太大工程量,就是汽油桶的数量多了点。

为了打造这个地下交通网,买了几十万只汽油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