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 / 2)

华北军司令部。

指挥室里,寂静,沉闷。

冈村宁次、安达二十三这两个老鬼子,正站在硕大的地球仪前,相顾无言,满脸忧色。

作为帝国华北军司令、华北“占领区”事务的总负责人,冈村宁次这两三年一直在跟八路军、晋绥军、国民政府军等中国部队作战,对中国部队特别是八路军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感受最为深刻。

虽然用“日新月异”这个词语来形容八路军的迅速发展确实有些夸张,但其军队人数不断增加,武器装备持续升级,战斗力越发强大,却是已经被前线蝗军部队清晰感知到的事实和现状。

短短几年间,八路军从几万人发展到上百万人,触角蔓延至华北的每一个角落,且其武器装备不断升级,战术战法越发成熟,已经严重动摇了帝国对华北的占领。

特别是八路军独立支队这个华北军的梦魇,已经从当初的几千人发展到了超过10万人,能轻易覆灭帝国的几个师团。

甚至,哪怕是蝗军一向瞧不上的国民政府,在度过前几年的恐慌后,也已经重新站稳脚跟,不仅部队恢复了部分战斗力,其军工产能也得到了恢复和少量增长。

相比之下,蝗军部队这些年虽然也在实战中接受了锻炼,但兵员损失巨大,武器装备、战术水平却并未有质的提升。除了参考中国部队广泛使用的82毫米迫击炮列装了九七式90mm轻迫击炮外,基本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变。

考虑到八路军不断更新的火炮、坦克、战机等装备,以及深不见底的军工产能,目前华北的局势越来越艰难,并外溢到了其他战区。

两个老鬼子都是精通战略之人,已经从过往的变化中深刻的感受到,这场帝国与中国的战争,时间拖得越久,帝国面对的局面就越被动。

他们不禁想起了之前他们一直不屑一顾却又认真研读过的《论持久战》一文。

现在的局面,正如当初作者说的那样,已经进入了战略僵持甚至接近战略反攻阶段。

帝国已经无力继续侵占更多的中国领土,且之前的占领区也日益成为帝国的负担,使得帝国越来越难以保持在中国战场的收益平衡甚至是统治平衡。

更别说,帝国如今还主动发起了对英美等国的作战,面临的多线作战的巨大压力。

这样的被动局面,让两个老鬼子如何不深深的忧虑。

可惜,他们已经是大本营眼里的戴罪之身,是败军之将。哪怕此时向大本营汇报这些忧虑和想法,也只会被帝国视为逃脱罪责的推诿之词。

相顾无言,两人也只能深沉叹息了。

……………………

不管老鬼子们如何担心忧虑,该来的报应总是会来的。

民国31年2月8日,晚上23:30分左右,八路军部队发起了对沙河战场上被包围的第27师团、独立混成第5旅团、第6旅团以及伪军部队的总攻作战。

这一次的围歼作战,根据前线部队建议,在师长、政委以及前线部队指挥官的共同参谋下,张云结合前线敌情侦察和火炮配置情况,进一步优化了进攻计划,制定了两头齐进,中心开花,逐个歼灭的作战方案。

具体来说,就是首先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炮火准备,大范围对鬼子可能的集结地点、火力点、后勤储备仓库以及野战医院等等点位进行高密度炮击,尽可能杀伤鬼子暴露在阵地上的兵力,扰乱鬼子的防御体系,打乱鬼子部队间的配合。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