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三章 回礼(2 / 3)

所谓字书,就是古时候记录文字的字典。

汇集单字,按某种查字方法编排,并一一注明其读音、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

古代人之所以读书难,很重要原因是书本拓印困难,现存于世的典籍,大多靠学子抄书传播,真正排版印刷出来的书,售价昂贵,非普通人家能承受的。

林四郎在六合观书院读书时,祥云也常看到他休息时间在家抄书。

一来可以赚钱,二来练字温习,收益良多。

而其中,字书因为内容量大,且难以背诵,抄录起来困难重重,流传并不广。

世人更多愿意用《千字文》、《百家姓》代替字书,给孩童开蒙。

祥云作为拥有现代思想的年轻人,从小捧着新华字典长大的,更适合字书这类教育方式。

她抱起书本,跟抱着宝贝一样,连声道谢。

拜师后的第一堂课,赵括送给祥云一只新的狼毫笔。

大小尺寸更适合初学写字的孩童,这次,她的小胖手终于能完整,不打颤地写出完整的字了。

紧接着便是随堂测验。

祥云尽可能工整的,将赵括前两日教授的大字,像模像样写出来。

手腕使不出力,想要笔锋是不可能了,一撇一捺却极为认真。

“不错,换了只笔,终于不像毛毛虫爬过一样了!”

听到先生夸赞,祥云歪着脑袋咧嘴一笑:“先生教得好!”

赵括没被她的马屁哄住,坐在祥云面前的矮案牍上,文人墨客必备的羽扇在桌面上轻点两下。

“少贫嘴,我来问你,认识几个字了?”

问题有点难回答,如果是她那个时代,祥云好歹能算得上是高知分子。

一朝胎穿,从头做人,只能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开始。

她想起往日四叔廊下读书时,给哥哥们教授过的诗句,脱口而出:“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进来给二人添置茶水的郑氏,惊讶不已:“阿宝会背诗啦?先生真是奇才!”

赵括也没想到小丫头脱口就是一首诗,词句虽简单,意境却正好适合,转头对郑氏道:“开口就是少陵野老的为农,我这个先生怕是要解佩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