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九锡> 590【君临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90【君临天下】(1 / 2)

大齐建武十五年,五月十六日。

历曰,鹿角解。

寅时三刻,永嘉南城诸多高官权贵府邸渐次亮起了灯火,山阳侯府亦不例外。

今天是新君登基第一场正式的大朝会,京中官员凡七品以上皆要参加。

国丧期间,自然一应从简。

陆沉和亲兵们吃完早饭便赶往皇宫,及至和宁门外,夜色泠泠,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大批朝臣。

看到这位年轻的国侯出现在视线中,很多官员的目光不由得复杂起来。

眼下厉天润虽已回京,但他只在抵达当日进了一次皇宫,后面便深居简出不见外客,对于朝堂大事一概不问。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是秘密,因而没人恶意揣测他的心思,更不敢随意登门叨扰,只是悄无声息地送礼而返。

在厉天润选择静心调养的前提下,萧望之、刘守光和张旭等人又在边疆,军事院大权便在陆沉掌握之中。

虽然这只是新君暂时的安排,但是看着这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居然一手掌握着大齐的军权,很多人情不自禁生出恍惚之感。

陆沉和秦子龙交待几句,转身便向广场走去。

一路走来,行礼问候者甚众。

不论对陆沉抱着怎样的观感,没人敢在这种众目睽睽的场合下对他摆架子,当然也不乏有一些官员是真心想效犬马之劳。

毕竟陆沉最大的优势便是他的年纪,而且他不是那种靠着君上强行提拔的幸进之辈,向上攀爬的每一步都有扎实的功劳作为底气。

陆沉不骄不躁依次还礼,等穿过大批中下级官员聚集的区域,眼前便开阔起来。

前方的官员清一色都是正四品以上的高官,他们不会像那些低级官员一般随意扎堆,大都是跟各自部衙的同僚站在一起。

如此一来,右相薛南亭便显得有些孤单。

他显然早已适应这种环境,早年间的处境甚至更孤寂,那时候朝堂大权被江南门阀掌握,他才是那个被人孤立的异类。

注意到身后的动静,薛南亭转头望去,对陆沉颔首致意。

陆沉回礼,但是没有直接走过去,而是朝向另一边。

“没想到我来得这么迟。”

陆沉来到厉天润身旁低声说着。

厉天润依旧望着前方的宫门,淡然道:“那是因为你住得最远。”

陆沉当然不会纠结这个话题,只是顺口一提罢了,他顺着厉天润的视线望过去,感慨道:“今天下朝之后,厉叔的宅子又要改建了。”

因为国丧的缘故,边疆将帅的封赏一直没有确定,如今先帝的丧礼仪程已经走完大部分,只剩下大行出殡之礼,朝廷的运转逐渐恢复正常。

虽说边军战功的认定与核准还需要一段时间,但雍丘大捷的真实性已经无需质疑,至少提前回京的厉天润必然能得到对应的封赏。

简而言之,大齐又将多出一位国公,所以陆沉才会有那句善意的调侃。

厉天润微微一笑,转头看着陆沉,意味深长地说道:“那你呢?陛下会给你什么封赏?”

陆沉亦笑道:“最好是什么都不要赏。”

于他而言,木秀于林这四个字早就已经变成现实,这几年朝中针对他的攻讦未曾断过,只是都被先帝压了下去。

如今先帝驾鹤西去,今上未必会像先帝那样维护他,而他现在的实力又没有真正达到一人之下的地步,只要能维持先前的局势便足够。

厉天润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也认可陆沉的判断。

至少在江南地界,陆沉依旧无法随心所欲,这不是说他要夹着尾巴做人,正常情况下也没人会来招惹他,只是说他的根基都在江北,包括他在边军将士心中的威望以及陆家在淮州经营数十年的底蕴。

故此,厉天润平静地说道:“不急。”

陆沉点了点头,又回首看向远处的厉家兄妹,目光与厉冰雪交错而过,随即落在厉良玉脸上,轻声道:“厉叔,厉大哥真要履任兵部?”

厉天润道:“是,这对他来说不算坏事,他本身就更适合案牍之事,再者这样也能让陛下放心。”

听到放心二字,陆沉双眼微眯,正要开口之时,却听身后传来一阵喧哗。

他和厉天润再度回首,不远处的韩忠杰也看了过去,只见一位年过四旬的清正文官走来。

陆沉不禁笑道:“这位尚书大人莫非住得更远?”

来者正是吏部尚书钟乘。

其人身长七尺,颀面秀目,气质雅正,又有一副堪称典范的须髯,哪怕是在这拂晓的夜色中,仅仅依靠广场周遭的火把之光,也能彰显出远胜他人的风韵气度。

单看外表的话,钟乘毫无疑问是大齐朝堂上首屈一指的美男子,人到中年依旧清癯,而且增添了几分沉稳厚重。

厉天润若有所指地说道:“其实住得远近和来得早晚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位尚书大人与你不同,他更加注重官员的仪容和风姿。”

钟乘来到二人面前,向厉天润行礼问好,与陆沉点头示意,随即迈着四方步不疾不徐地走到薛南亭身后站定。

便在这时,广场那边又传来一片骚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