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第一贡生> 第二百八十一章 威宁海2.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一章 威宁海2.0(2 / 3)

他是大儒出身,李梦阳、康海、王九思等当世年轻名儒,都曾师从于他,而他本身在才华方面也无可挑剔。

但在张周看来,人至察则无徒,像马中锡这样过于耿直的,想教好弟子似也没那么容易。

“张某人,不是本官非要泼你冷水,自来鞑靼出兵,从来是亦兵亦民,所谓下马可放牧,而上马则可弯弓搭箭,军民本就一体。”

马中锡觉得不拿出点真本事,是镇不住场子,于是乎开始掰扯开了。

张周也拿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似乎愿意听从他的意见。

马中锡继续道:“火筛的满官嗔部,在蒙古右翼三大部族中,实力最强,出兵时从来都是以中军在后,从来不会说将部族的老弱妇孺弃之不理,你派兵奇袭四百里,先不论你兵马是否能顺利抵达,单就说兵马抵达之后,能遇到火筛本部的营帐,也会遇到火筛本部的中军主力。”

“长途跋涉疲惫之师,如何跟其作战?你还想再一次用偏关的战术,去炸胡虏蛮夷的营寨?还是说你准备以敌之所长,与之在弓马骑射上一较高下?”

旁边的张鹤龄听了,惊叹道:“人不可貌相,老马你可以啊,你还真能掰。你说得没错,出兵……不合适!”

这时候张鹤龄就跟墙头草一样。

涉及到出兵找死的事,他是坚决不会同意的。

场面一时又很尴尬,因为在场近乎所有人都不想出兵,这只是张周的一厢情愿,但他们又不能像马中锡和张鹤龄那样口无遮拦去直说。

……

……

“啪啪啪……”

张周鼓掌道:“说得好。”

一番称赞,言外之意,下次别说了,闹心得慌。

张周道:“诸位,我想让你们明白,我是奉皇命前来治军的,调兵遣将、出塞交战,本就是我的职责,我的决策只需要对陛下和兵部负责,并无须跟你们解释太多。”

“你……”

马中锡那叫一个气啊。

说不过我,就打算以官威来压人?

“但既是我力主出兵,为了安定军心,那在出兵之前,还是有必要跟你们解释一下目前草原上的局势。”

张周撸起袖子。

一群人大夏天呆在个走廊过道上开会,四面不通风,能舒服就怪了。

张周道:“目前草原上,鞑靼小王子巴图蒙克,也就是他们的本部察哈尔部,目前已移帐到袄儿都司,鄂尔多斯部满都赉阿固勒呼已被迫东撤,与亦不剌和火筛商议,共同来对抗巴图蒙克。”

在场不说话。

其实这并不是秘密,草原内部要完成统一,在达延汗崛起之后,似乎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尤其是之前草原跟大明的战争中,吃亏的都不是达延汗本部,达延汗保存了实力,已有资格去完成内部的兼并。

“换了平常时候,火筛在进兵时,是不可能丢下本部人马倾巢而出的,但如今关乎到他们部族的生死存亡,三大族加上十几个小部族的联军,都尚且不是达延汗的对手,他们能在猫儿庄一代留下部分人马防备大明从大同镇北上,已是他们的极限。”

“若能绕道于敌后,凭什么认为没有取胜的机会?”

“你们不会以为,我张某人是来跟鞑子正面作战的吧?”

“啊?”

在场的人又愣住了。

先前几句,张周还在那义正言辞讲解出兵的意义,后面一句……就好像是暴露了张周的本性一样。

不正面作战,那就是喜欢偷鸡摸狗?

张鹤龄大大咧咧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是渔翁,干嘛要正面作战?张先生说得对,这种好机会,把握不住错过这村就没这店,打了吧。呃?诸位以为呢?”

这会在场都没人稀罕搭理他。

你这个没立场的骑墙派外戚,你先说不打,现在又说打,感情是风往哪边吹,你这撮墙头草往哪倒是吧?

……

……

现场再一次安静下来。

但这次似乎各人的意志又有所不同,从之前对于出兵的畏怯,变成了一股跃跃欲试。

唐寅打破沉默问道:“张制台,敢问一句,您是算到了,火筛的本部确定是在威宁海,并且防备不足是吧?”

如此也就成为在场所有人最为关心的话题。

那些武将都在想,还是这位唐进士问问题能抓重点。

如果这位张半仙都能呼风唤雨,再算出火筛本部在哪,再派兵去奇袭,那成功的机会简直完全站在我们这边啊。

“是。”张周给出准确答案。

这点可并不是张周在糊弄。

历史上达延部跟蒙古右翼的战争,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时间,最初达延汗甚至是屡屡遭遇不顺,经历过次子被杀,以及马鞍岭大败,差点连命都葬送。

但最后达延汗在正德五年,通过派兵奇袭威宁海,占据蒙古右翼本部草场的方式,在威宁海北岸进行祭天,逼迫蒙古右翼几大部族与之决战,亦不剌和满都赉阿固勒于此战大败,而后只能带领部族逃窜甘肃青海一代,草原形势也从此发生了根本逆转,达延汗也就此统一了草原。

而张周现在所使用的战术,其实跟十年后的达延汗,也没什么本质不同。

而且张周筹码更多,优势更大。

整个大明西北的军事都可以受其调度和节制,有黄火药和佛郎机炮、改进版的红夷炮,更有军中上下对他的推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