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第一百七十八章 隐情,将黄子澄明正典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八章 隐情,将黄子澄明正典刑(1 / 2)

朱允熞微微愣了愣,不明白为何杨士奇会有这样的判断。

蒋瓛笑问道:“何出此言?”

杨士奇看了看四周,见店家已然自顾自的忙活去了,旁边桌上的客人也已离开,再无外人偷听,方低声道:“此事也不难分析。当今太孙虽年仅七岁,却是绝世天才,文韬武略,无所不精。”

“落笔有神,用兵如仙,朝政国事,无有不通。常作出人意料之举,却令人拍案叫绝,以他年龄,说是生而知之的神仙,亦不为过。”

“加征商税之事,乃是太孙提出来的。据我所知,当时太孙就已经提了要设监察机构之事,此奏还刊在邸报上,明发全国。”

“可时至今日,加征商税之事已在全国推行,监察机构却迟迟未设。”

“个中情由未明,我推断这背后必定有什么隐情。”

隐情就是我将这事忘了。

朱允熞在心中暗暗嘀咕了一句。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

无论是加征商税还是设置监察机构,都是他提出来的。

此后,他便都没有再过问。

毕竟,他的事情多着呢。

具体的细节,哪里会管得那么宽。

可如今看来,征税的事做了,监察机构却未设立,也无人向他禀报此事。

朝廷官员无数,自有人去做。

难道还真有什么隐情不成?

自己莫不是灯下黑?

杨士奇又道:“陛下出城休养,国事悉数委于太孙殿下,在一些无知之人眼中,太孙已大权独揽,可越是越这样,此间越是凶险。”

蒋瓛听到这里,忽然有点后悔问话了。

涉及太孙和陛下关系的事,哪里是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应该过问的呢。

何况太孙就在旁边听着。

但此时也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问下去,道:“凶险在何处呢?”

“自古储君最不好做,兄台亦是明白人,其中道理,就不须我多言了。”

“若陛下在皇宫,太孙殿下监国理政,便只须踏踏实实的办事,将国事做好了即可。”

“可陛下去阳山休养,那太孙殿下能做的,就只有明哲保身。多做多错,无为而治,才是明智之选。”

“如若不然,当年汉武巫蛊祸事,恐在我朝再度上演了。”

巫蛊祸事,指的是汉武帝出城休养,太子刘据监国理城,其后汉武帝杀刘据的事。

“太孙殿下也深知此事,故而才会放手不为。”

“只可惜了朝政大局,好在总归不过几年时间,待太孙登临大位,一切便将迎来转变。”

蒋瓛声音变冷,道:“当今陛下对太孙宠爱无比,岂可用汉武举例,你适才所言,未免太过于武断。妄言人心,非是读书人之语。”

若不是朱允熞以眼色阻止,蒋瓛恐怕立时就要将这胡说八道,挑拔陛下与太孙关系的奸贼拿下了。

此时强忍怒意,语气不免冰冷。

杨士奇也察觉他语气不对,但此时正在兴头上,说到隐秘之事,不免情绪稍有激动,便没有多想,仍接着道:“我知道陛下对太孙万般宠幸,可架不住朝中总有奸诈小人,挑拔是非。”

“如今太孙和陛下分居两地,若是有人挑事,无论陛下信与不信,总归是要查的,那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太孙岂有不防之理?”

朱允熞愕然。

杨士奇这番话,倒是十分在理。

以前老朱在皇宫,两人随时可以见面,有什么误会,也马上就能解释清楚。

如今老朱去了外面,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蒋瓛不想问下去,半天不出言,他干脆自己开口问道:“那依公子之见,那些人会如何挑事呢?”

音色十分稚嫩。

落在杨士奇耳中,总有几分怪异之感。

觉得这种朝中秘闻,不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能参与的事情。

偏生他说得这么淡然。

杨士奇不由得想起那位天纵之才的太孙殿下,似乎也是这般年龄?

金陵卧虎藏龙,奇才无数,果不能以常理视之。

“这也简单得很,无非是“江山社稷,帝王安危”几个字。”

“似巫蛊之祸,似玄武门之变,大抵都是如此。”

他没有再接着往下说。

剩下的话,实不能随意宣之于口。

以这小娃娃的年龄,若能听懂,那便是世之奇才了。

江山社稷,帝王安危?

朱允熞反复咀嚼,顿觉眼前一亮。

之前徐妙锦向他汇报朱允熞,常茂,齐泰等人的事,他还猜不透这些人到底要做什么,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此际听杨士奇一说,却有若拔云见日,豁然开朗。

是了。

这些人一定是想做出对老朱安危不利的事情,然后不管成与不成,将这个罪名安到他的身上。

以他和老朱的关系,这也是唯一能做之事。

“那太孙殿下,又该如何应对?”朱允熞脱口问道。

他发觉杨士奇果然有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