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第一百五十章 欺君罔上,该当何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章 欺君罔上,该当何罪?(1 / 3)

满朝大臣都莫名惊诧。

虽然黄子澄与朱允熞之间的矛盾,从未公开。

但朝堂上谁还不是老狐狸,谁没有八百个心眼呢?

这种事情,又怎么瞒得过大家?

谁不是心知肚明?

可眼下这封军报,众人都认定是假的,偏生黄子澄出来请功,就不得不让他们深思背后的原因了。

老朱露出好奇之色,问道:“黄爱卿的意思,是认为这封嘉兴知府许东江呈上来的捷报是真的了?”

今日的这份捷报,正是许东江派人送进京的。

内容是太孙在嘉兴城下,以五百新军,大破倭寇和反贼数万大军,杀敌无数。

倭寇和反贼一举被击溃,太孙已率军前去攻打松江府城了。

捷报中对战争的具体过程,皆描述得绘影绘声。

数万贼军如何进逼嘉兴,新军又是如何应敌,倭寇如何被屠戮,贼军如何崩溃,细节都写得一清二楚。

但越是如此,看捷报的人,就越觉得荒谬而不真实。

冯胜看了之后,当即断定是假的。

他将送捷报的抓了起来,严加盘问,却不料对方一口咬死,这一切绝非编造,无有半分不实之词。

老朱看了,心里也在打鼓。

首先是日期不对,新军和锦衣卫都是步行,除了极少数的头领骑马乘车之外。

按行军的时间算起来,朱允熞所率的军队,现在应该还在路上。

可能还没有走一半呢。

然而,依捷报上所言,新军几天前就已经到嘉兴城下了。

毕竟,捷报送到朝廷,已是数日后。

老实说,这次让朱允熞出征,老朱是非常不放心的。

之所以最后同意,也是因为新军皆是步兵。

锦衣卫其实与新军不一样,锦衣卫几乎所有人,都会骑马。

以前派锦衣卫出京城办事,也都是全部骑马的。

这次老朱却特意交待蒋瓛,除了几名头目之外,剩下的锦衣卫,一律步行。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让朱允熞晚一点赶到战场前线。

在老朱看来,熞儿就是去拿军功,去镀金的。

可不是真的去前线与倭寇拼杀的。

他才七岁啊,老朱怎么可能放心让他去前线呢?

蓝玉调集的五万人马,老朱也看过了,其中骑兵就有一万五千人。

以老朱多年指挥战争的经验,他分析后认为,有这一万五千骑兵,足以将倭寇击溃。

剩下的三万五千步兵,则是去打扫一下战场。

朱允熞带的一千人马,因为全是步兵,肯定会比骑兵后抵达战场。

等他们到嘉兴的时候,先期抵达的骑兵,应该已经将倭寇和反贼打败了。

朱允熞再以皇太孙兼威武大将军的身份,坐镇嘉兴城,指挥调度军队,围剿已经被打败的倭寇及反贼。

如此一来,整个过程毫无任何风险,稳稳赚一个天大的军功。

日后在朝堂上,皇太孙便是领过兵的人。

而经过这一次指挥之后,他对军中的将领,也算有一些了解。

还可以趁此凭借皇太孙的身份,收买人心,为日后顺利登基掌权,打好基础。

这是老朱心中的全盘计划,只是不好向朱允熞说出来。

毕竟,看着孙子那么热情上心,他如何能去打击其积极性,伤害他的自尊心呢?

反正肯定是骑兵先到,先与倭寇和反贼交锋,熞儿没有能来得及参战,只能在后方指挥,也就行了。

可依许东江捷报中所言,熞儿率领的新军,几天前就到了嘉兴城,这怎么可能呢?

步兵哪有这么快的速度啊!

其次,许东江还在捷报中说,太孙殿下所率的人马,新军约五百余名,锦衣卫则是一百多人,这也不对啊。

咱明明是派了五百锦衣卫,跟随前去保护他的,其他锦衣卫哪里去了?

再者,捷报中所写的战争过程,太过于夸张,毫无真实感可言。

老朱靠一只碗起家,从一名乞丐,一步步走来,直至成为皇帝,执掌大明江山。

他什么事情没见过?

什么仗没打过?

而且,那些年,为了琢磨怎么领兵打仗,老朱不断自学,几乎将史书上记载的所有战例,都翻阅了一遍。

以便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锤炼自身。

没有如此强大而可怕的自学能力,老朱也无法从一个仅受了两年教育的半文盲,成为坐镇天下的九五至尊。

可许东江捷报中描述的战争经过,老朱的判定是,一眼假。

假得离谱。

编故事都不认真的感觉!

当咱没上过战场吗?

就算没有上过战场,只要人不是傻子,都能轻易判断。

但老朱没有急着表态,因为这份捷报,虽是许东江所写,却有着朱允熞的签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