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第一百零六章 老朱:天不负咱家!就这么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六章 老朱:天不负咱家!就这么办!(1 / 2)

事实上,老朱一直在为这件事吧。

放权吧,怕被别人趁机夺去了权力。

不放吧,身为天子,他实在忙不过来。

也因此,才有了锦衣卫这种监察百官的机构。

但老朱也渐渐察觉,锦衣卫本身的职权太大,不受监督,渐渐有了尾大难掉的势头。

在此之前,他已经下旨要剥夺锦衣卫的缉捕审案之权,只是实行得并不彻底。

因为完全废掉锦衣卫,老朱又不放心。

他需要人帮其监察百官。

朱允熞的密奏制度,很好的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大臣所上的密奏,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秘密监督。

谁都可以向皇帝打小报告。

谁都担心自己被人打了小报告。

如此一来,皇帝再也不用担心大臣有什么事瞒着自己。

他们也不敢再瞒。

因为大家都会怀疑,自己不说,别人会向皇帝透露。

谁都无法信任谁。

“不过,用皮匣直达御前,可能也有问题,要防止有居心叵测的人,在奏章中投毒或放置炸药。”

“最好是让小太监当着皇帝的面打开,再呈给皇帝。”

这是未雨绸缪。

实际上,这个时代还没有沾之就能毒死人毒药。

更没有触之爆炸,或者定时爆炸的炸弹。

但朱允熞觉得,随着自己开始编写后世教材,提点工匠和各行各业的人员,大明的科技文明,应该会以一个腾飞的速度提升。

到时候,就有可能造出来了。

老朱点了点头,虽然绝得并无必要,却也对孙儿的思维缜密表示赞许。

“皇爷爷,孙儿还有几个建议。”朱允熞脆生生的道。

“快说,快说。”老朱的激动和兴奋都溢于言表,对他的建议,越发期待起来。

“第一是军政分开,文武分制。”

历史上大明以文制武,主要是从明仁宗开始。

在此之前,只有建文帝朱允炆当政之时,文官地位远远凌驾于武官之上。

但后来靖难之役,朱棣成功夺权,文官集团筹备许久的崛起掌权之路,再次被打断。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没有搞以文制武。

虽然文官的地位也高,但以武将为主的勋贵集团,同样不可小觑。

不过,在朱允熞看来,只要军政不分开,文武不分治,那文官掌权,武将居于从属地位,只是时间问题。

军事虽然非常重要,可一个国家大部分事情,都是政务,而不是军务。

军事始终只是为政治服务的。

毕竟,国家不可能一直处于全民动员的大规模战争状态。

更别说这个时代的武将很多文化水平极低,甚至大字都不识几个,带兵冲锋陷阵尚可,在朝堂上与文臣争权,本来就不现实。

真要赋予他们太大的兵权,朝廷也不会放心。

朱允熞道:“挑选精于军事的将领或官员,组建一个专门的军务处。类似于处理朝政的咨政处,亦在御前,与咨政务分开,专门负表处理军队的日常事务。同样,凡有要奏,密奏,则由皇帝决定。”

“军务归军务,政务归政务,并行不悖。”

“只要在需要军政协调的时候,才由皇帝召他们一起议事,平时则分开办公。”

军政分治是后世现代政府的基本配置。

分开之后,文官集团难以插手军务。

同样,最强势的武将,也难以干涉政务。

双方形成制衡,确保国家权力的平稳运行。

“好!好!好!”老朱一听,拍掌赞叹。

实际上,自古军务和政务,就是分开的。

由丞相和太尉分别处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