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五百五十章 故事讲得好,经费少不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五十章 故事讲得好,经费少不了(2 / 2)

这是朱载堉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因为这很有可能被朝臣们攻讦为德王无德,日构杂艺,俟上玩弄,弃本务而不顾。

小孩子玩具也能上升到这种高度吗?大明的贱儒,什么都能无限拔高,然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指点点,明明是已经不适合这个当下的论调,却冠以礼法的名义,看似是守护,其实是在阻碍社会的改变。

只有一成不变的世界里,他们的地位才能稳如泰山,万世不移。

一个一尺长、半尺高的机械手臂,出现在了朱翊钧的面前,前面长着一个钳牙,一共有五个操作杆,制作极为精良,钳牙、手腕、肘部、肩部,充斥着机械的美感。

“这个怎么玩?”朱翊钧兴致勃勃的问道。

给孩子玩?!他还没玩够呢,等他玩够了才轮得到朱常治!

“这个操作杆可以控制钳牙,向前推是夹紧,向后拉松开。”朱载堉开始展示他设计的玩具,这些玩具其实都是液压传动的应用,都没有落实到大型机械之上,机械设计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动力方面。

但是玩具,也就是展示原理的模型,已经完全做好了。

“这一个操作杆,向前推可以正向旋转钳牙的手腕,向后拉则是逆向旋转手腕,第三个推杆,是手腕弯曲,第四个推杆则是肘部向上向下移动,第五个推杆控制肩部,最后一个旋钮控制转向。”朱载堉握着四个小摇杆,演示了一遍,让机械爪夹起了一个木块,而后旋转放入了另外一个盒子里。

“厉害啊!”朱翊钧忍不住的赞叹道:“让朕来试试。”

朱翊钧玩的不亦乐乎,王家屏、万文卿、伍维忠等人也是跃跃欲试,朱翊钧也没独占,将玩具让给了他们三个人,一堆大男人围着一个玩具,折腾了二十多分钟,才算是结束。

“好东西,好东西。”朱翊钧还是忍不住说道。

“这个呢?这个是什么?”朱翊钧询问起了第二个玩具,这个玩具比较简单一共三个拉杆。

朱载堉一边演示一边说道:“举升机。”

在朱载堉手中,举升机的爪子,一点一点的升了起来,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

朱翊钧想到了后世的叉车,这个举升机和叉车很像。

这都是液压传动的应用,五花八门数不胜数,这是一种全新的传动方式,机械手臂、举升机、压块机、液压减震等等,朱翊钧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全都出现在他的面前。

“治儿有福气啊,皇叔给他亲自制作了这么多好玩的玩具。”朱翊钧对此物爱不释手。

万文卿、伍维忠那两个眼睛都放着光。

果然,机械天然吸引男人的目光。

朱载堉今天,讲解了液压原理的发现过程、阐述理论论证、呈送了实践的结果、并且通过玩具做了未来的展望,整个过程,朱载堉认为是成功的,吝啬的陛下一再表示要加钱,就看的出陛下对格物院的工作非常认可。

整套流程,不是朱载堉搞出来的手笔,而是阁臣、礼部尚书、皇家理工学院祭酒万士和设计的,万士和认为:每次格物院献祥瑞,就红绸布一盖,讲什么内容都没有铺垫,平铺直叙,搞得陛下每次都对格物院的新成果没有什么清楚的认识。

这怎么能行呢?!

也就是格物院实力足够的强横,每次推出来的新物件,都对大明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不然的话,根本骗不到一点经费!还想让陛下乖乖掏钱?

王婆卖瓜还知道自卖自夸呢!

这一次,万士和选择了包装,将新技术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将其应用场景讲明白,故事讲得好,经费少不了。

朱载堉完全不会讲故事,或者说根本没那个心思去讲故事,获得经费全靠实力。

万士和这一次的包装无疑是成功的,至少朱翊钧在本就有的激励机制上,额外进行恩赏。

“臣告退。”朱载堉办完了自己的事儿,没有多留直接就走了,藩王涉及政务是一个很蠢的行为,朱载堉只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探索认知世界的边界,他不是愚蠢,只是觉得这些事不值得他费那个心思罢了。

“王巡抚以为如何?”朱翊钧看向了王家屏,整个过程中,王家屏都表现出了士大夫的从容和淡定,表面上看波澜不惊,但是他眼神中的神采飞扬,还是让朱翊钧察觉到了王家屏内心深处的悸动。

“皇叔有德于天下。”王家屏郑重的说道:“日后或许人们不会知道王家屏,不会知道王崇古,但一定会知道皇叔朱载堉,他必然成为历史长河里的一座丰碑。”

已经不是磐石了,而是丰碑,足以让日月星河变色的丰碑,人活一辈子,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显然朱载堉活的重于泰山。

王家屏手微微前探的说道:“咱们大明宗亲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人杰?”

“王巡抚是不是太贪心了些?一个就已经是祖宗保佑了!”朱翊钧笑的很是阳光灿烂,他其实也有这个想法,后来对十王城里的宗亲们摸查了一遍,真的没有了,人心都是如此的不知足,有一个仍不满足。

“是臣太贪心了。”王家屏极为遗憾的说道,不过一个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大明的藩王们都感谢德王朱载堉,他的出现,让大明宗亲们不再饱受批评,宗亲不再是单纯的掏空国朝的蛀虫,风评上虽然没有变好,但是毫无依据的谩骂与指责已经消失,更多的是对宗亲待遇的讨论。

“王巡抚从广东而来,入京后最大的感觉是什么?”朱翊钧询问着王家屏入京的感受,本意是联络感情的闲谈。

虽然王家屏只做过朱翊钧一刻钟的帝师,而且还是王家屏和范应期两个人联手,都没撑过一刻钟的时间就跑到场外求援去了,但王家屏现在毕竟是广东巡抚,而且干的非常不错,叙旧,就是联络感情最好的方式。

王家屏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陛下觉得新政的最大敌人是什么?”

“反对派?”朱翊钧给了一个答案,维新派最大的敌人,不就是顽固守旧派吗?守旧派不是个贬义词,顽固守旧才是贬义词,张居正就是个守旧派,但他不顽固。

“新政最大的敌人,就是新政的成功。”王家屏深吸了口气说道:“陛下,真正行之有效的革新,一旦成功,便会让产生维新的原因消失,只有宿弊消失才意味着成功;革新由于其本身巨大的成功,反而变得不可理解了。”

“嗯?”朱翊钧猛地看向了王家屏。

实践果然锻炼人!

自古以来,每一次的变法,都是因为社会的激烈矛盾造成的,而新法的成功标志,就是缓和了矛盾,矛盾被缓和,产生维新的原因消失不见了。

人们会忘记为何而出发,对那么激烈的手段,感觉到不可思议,进而提出批评。

一如人们总是批评商鞅秦制的严苛、批评汉武帝的穷兵黩武、批评王安石多此一举不切实际、批评朱元璋的残暴,批评朱棣独占海贸厚利的贪婪。

历史就是个圈兜兜转转,螺旋上升,循环向前。

王家屏不是在危言耸听,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张居正对节俭的严格要求。

大明国朝如此的富有,为何要求皇帝节俭?甚至弄的陛下过于节俭了,是不是张居正苛责导致?这样的疑问,这样的声音已经出现。

朱翊钧记得,记得皇陵五十万银还欠了十一万银的窘迫、记得大明军不足饷、记得大明百官连俸禄都领不到、记得大明户部只能做三个月的度支,现在户部的抠抠索索,完全就是穷怕了。

“你说的很对,新政最大的敌人,就是新政的成功。”朱翊钧摇头说道:“也不知道该是庆幸,还是悲哀。”

“应该庆幸。”王家屏十分确定的说道:“新政能够成功,说明度过了一场波及整个天下的危机,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

朱翊钧正要开口说话,但张宏手里拿着一本杂报,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似乎发生了什么事儿。

“有话就说,何必吞吞吐吐?”朱翊钧眉头一皱,张宏绝对不是一个不知道轻重的人,既然有话要说,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事儿,甚至需要打断奏对也要奏闻皇帝。

“那个林辅成又写了一卷游记。”张宏将手中的杂报递上。

“他写就写呗,还非要这个时候…”朱翊钧拿过了杂报看了个开头一句话都没说完,就停下了,认真看起了逍遥逸闻,这篇杂报上的内容,就是林辅成一直想写没写的那一卷,官逼民反。

只不过林辅成没有那么的直白,留足了空白,但只要是读书人,都能品出其内涵来。

“朕就知道,他已经动心起念,怎么可能憋的住呢?”朱翊钧笑着摇了摇头,把杂报递给了王家屏说道:“的确,新政最大的敌人是新政的成功,但总有人不厌其烦的跳出来,告诉所有人,当时为什么出发。”

林辅成这个家伙,不被人喜欢,他总是在戳破鲜花锦簇,将遮羞布一把撕开,将血淋淋的现实告诉所有人。

“啊这,臣倒是多虑了,这闫氏干的这些事儿,的确是猪狗不如,一如当初的孔府让人给狗送殡。”王家屏看完了杂报,反倒是有些释然了,他担心人们忘记,其实是杞人忧天,大明的肉食者们总是用自己的下限告诉所有人万历维新的理由。

保定府祁州闫氏把一户人家给活埋了,埋的地方是堆粪坑,也就是说这一户老少全都堆肥了,动手的是佃户,如果不肯干坏事,就会被退租,佃户们没得选。

事发之后,祁州州衙抓了个替罪羔羊草草了事。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