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须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须死(3 / 3)

再比如从民心的角度,杀死倭寇在东南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杀尽倭寇日,儿郎还家时,道尽了杀倭的广泛支持,客兵也是有父有母,甚至广西来的狼兵,也是平倭的主力,杀倭的民意基础在大明广泛而坚实。

再比如从战场进展和结束战争等等角度去论述,戚继光都能说出一堆的道理来,归根到底就一句话,倭寇必须死。

三娘子在相持阶段,终于上路前往了会宁卫,三娘子不会在会宁卫过夜,见过了土蛮汗之后,就会立刻前往应昌,而后返回老家板升。

和大明军士气正旺相比,土蛮汗的军兵可谓是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一个个都是垂头丧气,但是又有一种古怪的释然感,被戚继光摁着打,好像也许似乎可能,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

也不是被摁着头打了一天两天,是被戚继光摁着头打了十年了。

三娘子最先见到了董狐狸,董狐狸的侄子卜哈出已经被斩首示众了,上一次董狐狸在北古口杀了汤克宽,大明皇帝立刻下旨做掉了卜哈出,这就是对等报复。

董狐狸满脸愁苦的说道:“唉,不瞒夫人,今岁十月,我跟大明京营碰了一下,大败特败,大明军前锋李如松,就李成梁那个莽撞无比的儿子,本来以为李如松会贪功冒进,我设下了天罗地网,结果李如松这厮,也不知怎么转了性,那叫一个难缠。”

“他掐着我的头,左右摇摆,硬生生的把我的天罗地网给拉扯成了四面漏风,一战,我死了三百骑卒,他伤亡七人。”

“唉。”

李如松,是出了名的莽撞,早些年那是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谁都不服谁,速把亥到平虏堡叫阵,叫不出老狐狸李成梁,但是一定能叫出莽夫李如松来,李如松仗着自己的武力,总是胆大包天,不遵将令那是常有的事儿。

但是这次董狐狸精心筹备,却被李如松狠狠的羞辱了,三千对三千,他死了三百人,李如松带领的先锋步营,伤亡七人。

董狐狸本来觉得自己能在北古口杀了密云总兵汤克宽,这李如松不说杀了他,旗开得胜,打个胜仗也好鼓舞士气,结果大败而归,不是董狐狸不努力,李如松入京营五年,当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李如松啊,被大明大司马谭纶给揍了,之后就老实多了,这几年在戚帅手下,那自然是非常乖巧,戚帅出了名的军纪严明,他不遵将令,戚帅杀了他,李成梁也只能接受。”三娘子对李如松很有印象,对李如松被谭纶砍了一刀这件事,也有耳闻。

李如松年富力强,谭纶年老体衰,还一身的病,在皇帝眼里谭纶比瓷娃娃还脆,结果李如松因为轻敌,被自己瞧不起的文人给打的晕头转向,自然变得谨慎了起来。

现在的李如松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在小规模交战中,董狐狸能打得过李如松才怪。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土蛮汗现在什么想法?”三娘子问起了此行的目的,在见土蛮汗之前,先看看土蛮汗的态度,再见面比较好。

“他倒是想从大鲜卑山山口西进,但是俺答汗不让啊,他派了两个万人队,在应昌堵住了山口。”董狐狸说出了土蛮汗的顾虑,戚继光显然在赶羊一样的驱赶土蛮汗西进,可土蛮汗也有顾虑,本就是逃窜,结果俺答汗一点也不顾及都是鞑靼人,两个万人队堵住山口。

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一个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俺答汗派遣这两个万人队堵在山口的位置,在俺答汗看来,就是趁机渔翁得利,看看能不能捞点好处,谁优势就帮谁;

而土蛮汗则认为俺答汗是草原的叛徒,是响应大明朝廷的号召,来这里堵他西进的路,甚至是让土蛮汗和戚继光决战,彼此消耗实力;

戚继光则认为俺答汗是来帮忙的,对大明军有威胁,一定要随时探听虏情,搂草打兔子,将其看一体看为敌人对待。

“那就看土蛮汗的想法了,是面对戚继光的十万人,还是面对应昌的两个万人队了。”三娘子敏锐的把握住了问题的核心。

“夫人不打仗,大抵是不清楚的,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这头应对应昌,那边要应对戚帅,土蛮汗如此下令,令刚给万户,就会被万户所反对,难,难,难。”董狐狸并没有嘲讽三娘子军事天赋的意思,三娘子一辈子都不喜欢打仗,对战阵不了解,这种两头作战,就是取死之道。

土蛮汗的选择不是不多,是压根没有。

不得不说,俺答汗派遣这两个万人队,即便是不打仗,就在那里站着,就能把土蛮汗给恶心坏了。

号称多智的董狐狸,都束手无策。

俺答汗不是个简单的货色,他这一招妙手,可谓是好处占尽。

“我给不了什么承诺。”三娘子摇了摇头,俺答汗一直掌控军队,在俺答汗看来,无论三娘子怎么跳脱,都逃不出他俺答的手掌心,三娘子对军队的影响力有限,但这里,三娘子就是不肯帮忙罢了。

大明和草原完全不同,大明的分工更加明确,军是军、兵是兵、民是民,草原则是军民匪一体,三娘子的确对军队的影响力不高,但是她在右翼中影响力极大,三娘子肯说情,土蛮汗还是能躲过一劫。

就是不给好处,三娘子她不办事。

从大明捞一点,从土蛮汗身上捞一点,回到板升,三娘子可以宣布自己出使,完美成功,大明皇帝给了铁锅、食盐和茶叶,甚至让了一部分的价格,再从土蛮汗身上捞点好处,那这一趟就足以不虚此行了。

“夫人要什么?”董狐狸也不藏着掖着,直截了当的问道。

“羊毛。”三娘子露出了一个得逞的笑容,看着天边说道:“日落的时候,若是土蛮汗还在犹豫,那就我走了。”

“今年一年的?”董狐狸眉头紧锁,三娘子真的是狮子大开口。

“日后所有的。”三娘子的笑容越来越阳光灿烂,她看着董狐狸说道:“以往那些个腥臭气的毛毡,土蛮汗诸部也不用不是?都给我就是,就当大明没有这个羊毛生意,每年羊毛供给量不能低于去年提供给大明朝廷的。”

董狐狸猛地瞪大了眼睛,这才是真正的狮子大开口!这才是趁火打劫!

还是那句话:倭寇必须死。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