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好莱坞的亿万富豪> 第三百二十三章 势在必得的硅谷公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三章 势在必得的硅谷公司(2 / 2)

投资标的与现金账户的余额加在一起总计495908752美元,大卫-格芬基金会,掌管着大卫-格芬本人目前可调配的绝大部分资本。他对外进行的所有投资,基本上也都是通过这家基金会完成的。

投资无限制,每年还能平均省下414万美元的税金。

“你能得到他的青睐,那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韩易轻轻摆动着食指,回忆道,“我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报道,他投资了一家在我祖国排名前列的科技公司。”

“滴滴控股?”约书亚-库什纳很快便从脑海里搜寻到了答案。

“是的,滴滴。”韩易肯定道,“很聪明的投资,非常过硬的关系……极其丰厚的回报。”

“可不是吗?美国这边,很多投资人都是通过投资uber间接持有了滴滴的股份,只有极少部分人能直接成为股东,格芬先生就是其中一个。”约书亚-库什纳笑了笑,“他入股滴滴时花费了750万美元,而目前仍然持有的股份,总价值为975万美元,差不多在这个范围之内……而今年,他在五号投资者基金里存放的资金,是792万美元。”

“你的意思是,你的五号投资者基金,能够获得比滴滴更高的回报,所以他才会投更多的钱。”

“我什么都没说。”约书亚摊开手,“是数据在说话。”

“哈哈,我喜欢你的说法。”韩易解开西装上衣的纽扣,连笑了几声,“还有呢?还有哪些值得我关注的重要玩家?”

“能够让我透露名字的不多了,有两个可能您比较感兴趣,理查德和苏珊-史密斯家庭基金会,以及格兰瑟姆基金会。”

“理查德和苏珊-史密斯……通用电影公司和内曼马库斯百货集团的老板……前老板?”

“是他们。”

“g。”

韩易对夫妇二人的评价简洁却准确,理查德-史密斯,确实是上个世纪较为活跃,如今已经退出商界的传奇人物。通用电影公司巅峰时期拥有1500块银幕,不过在2002年就卖给了a,旗下的出版公司哈科特亦于2000年作价57亿美元出售给了英国的出版业巨头励讯集团。内曼马库斯是美国高端百货业的旗舰,影响了一代人的奢侈品消费习惯,但tpg和华平投资以51亿美元从史密斯夫妇手上联合收购这家集团,也已经是十一年前的陈年往事了。

“乔什,我不知道该如何让下面这句话听上去更委婉和友好……但我好像从你的客户群体画像里,看到了一定的规律。”

“都是犹太人,对吗?”约书亚-库什纳直截了当地切中了问题的本质。

是的,虽然理查德-史密斯听上去像个最稀松平常的盎格鲁-撒克逊姓氏,但他身上的犹太烙印却极为清晰。妻子苏珊-史密斯在改姓之前叫苏珊-弗拉克斯,是个纯种犹太人,他们的侄儿,现任nf球队费城老鹰队的拥有者杰弗里-卢里,也是犹太人。

整个商业生涯,理查德-史密斯都在跟犹太利益集团做生意。若非如此,他根本就买不到内曼马库斯百货,和第五大道上的那家伯格多夫-古德曼。

“我什么都没说,是数据在说话。”韩易原话奉还,“我并不是说这是件坏事,相反,我一直期望能够与来自不同社群的投资者合作,特别是犹太社群。你知道的,中国人和犹太人的友谊,从有圣诞节这个节日开始便建立起来了。”

“没错,这的确是事实。”约书亚拍拍大腿,笑声听上去爽朗而愉悦。

中国人、犹太人和圣诞节,在美国社会里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组合,犹太人不过圣诞节,中国人也不过,中餐馆更是几十年前圣诞节期间,大街小巷唯一开门营业的店铺。因此,在圣诞节当天去中餐厅享用晚餐,早就成为了美国犹太人的文化传统。

韩易之所以这样讲,或者说,之所以冒着政治不正确的风险提到犹太人这个话题,就是为了向约书亚-库什纳挑明他的诉求。

选择他,就是选择站在他背后的犹太势力。

毕竟,想在美国娱乐工业里长久立足,要在未来几年内面对三大音乐集团的轮番冲击屹立不倒,必须得跟犹太富豪们达成一些利益互换的协议。

“五号投资者基金里的……犹太资本,不在少数。不过,其实这就是目前金融圈的现状,你到哪个资管公司去看,名单拉出来,肯定会有很多家族基金会是挂着犹太姓氏的。”约书亚保持着温和的笑意,将声线压低,免得有任何人听到他们过于敏感的对话。

“是啊,这一点我深有体会。”韩易看了一眼约书亚,从对方的回复来看,后者绝不是不懂他的意思,而是看出了他的诉求,开始玩起了欲拒还迎的把戏,“其实不光是投资者,管理者里面也有很多,跟我们家关系最近的就是大卫叔叔。”

“大卫叔叔?”华尔街的大卫不少,但值得韩易专门抛出来当谈资的,在约书亚想来,应该只有那一个,“鲁宾斯坦?”

“鲁宾斯坦。”韩易应道,“从凯雷集团创始之初,韩家就在跟他合作了……啊,对了,上次华盛顿纪念碑筹款的晚宴我也在……你是不是也去了?”

韩易其实根本就没在晚宴上见过他,他那天晚上都在跟国会议员们斗智斗勇,根本没有精力去关注其他人。但约书亚究竟在不在并不重要,他只是想借这句问话,表明自己跟大卫-鲁宾斯坦的密切关系。

在不透露任何跟ep-iii有关的敏感商业信息的前提下。

“筹款晚宴?在哪个酒店?”

“卡莱尔。”

“那我应该没有去过。”约书亚想了想,摇摇头,笑道,“不过之前确实见过鲁宾斯坦几次。曼哈顿的社交圈真的很小,格芬先生也好,史密斯夫妇也好,其实都是我跟着我父亲认识的。”

果不其然,交换秘密的方式,就是给对方分享一个无伤大雅的秘密用以交换。韩易语焉不详地告知了他跟大卫-鲁宾斯坦之间的关系,暗示约书亚-库什纳他在华尔街有可以助力其更进一步的上升通道,而心领神会的约书亚,也把一直三缄其口的家族影响透露了些许。

“明白了,做生意,不接受上一辈的扶持,的确很难起步,对此我深有体会。”

“然后,你说的格兰瑟姆基金会……这个我好像不是特别熟悉。”见好就收的韩易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免得对方觉得自己急着找他牵线搭桥,狮子大开口。

“可能因为他本人在娱乐工业领域出现得不多。杰瑞米-格兰瑟姆,来自英国,公司设在波士顿,叫g,做的也是资产管理的工作。这家公司最神奇的一点是,自70年代成立以来,整整四十年都保持对经济的悲观论调,从而在九十年代的日本地产泡沫、零零年代的互联网泡沫,还有08年的信贷危机期间大发横财。据g自己人说,他们之所以会投资我们,投资他们压根就不看好的这批互联网独角兽,仅仅是为了对冲一下看空的风险而已。”

说到这里,约书亚观察着不住点头的韩易,怕对方抓不到关键信息,又追加了一句。

“女王亲自给他颁发的帝国勋章……如果有在英国的发展规划,跟他做朋友,能让你的方向更明确一些。”

所谓欧美乐坛,其实大市场就那么几个,美国第一、英国第二,其他随便谁排第三。约书亚看得清楚,以音乐为主业的韩易,不管现在有没有去伦敦,未来也必定要在那里开枝散叶。

“了解了,乔什。不得不说,你客户清单的深度与广度,着实令人钦佩。”

做资产管理,就是做人脉网络。得像大卫-鲁宾斯坦那样,随意出入白宫,一个电话就能调动众议院委员会为他办事,拥有这个等级的权势,才镇得住千亿美元的财富,而不至于被其反噬。

目前看来,约书亚-库什纳虽然离那个档次还差得远,但家族与他本人合力搭建的体系,却已能算是初见规模了。

“具体的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商讨,但我很有兴趣与你合作,成为这份客户清单中的一员,乔什……未来一个季度之内,我正好有一笔资金抵达美国境内。”

“太好了,易。”约书亚向韩易伸出手,沉稳的语调里不时透出些微精心掩饰也无法藏匿的兴奋与热切,“六号投资者基金也非常荣幸能拥有像您这样的重要客户。”

“不是六号投资者基金。”韩易摇摇头。

“不是吗?”

“你看,乔什,有几点,我需要在我们正式签署协议之前跟你阐述清楚。”

“愿闻其详。”

“第一,如果我们要合作,我希望我们能共同成立一个全新的基金序列,由兴盛资本来管理,我来提供主要的财政支持。”

“关于……”约书亚欲言又止。

“关于额度的问题,你不用担心,在凯雷集团那边,我的家族存放的现金超过十位数。在兴盛资本这边,我能调动的金额肯定没有那么多,但至少也是九位数……如果做得好的话,大九位数。”

“明白。”约书亚舔舔嘴唇,敏锐的他从韩易的语气中不难听出,对方并非在随口承诺,而是真的有意要推进这桩九位数的投资案。

这个华裔富豪,代表着一笔超出自己预期很多倍的超级大单。

“我们共同设立的这个投资基金,我希望能在其他投资者的准入机制方面有一定的话语权……我不是那种喜欢跟人随意分享目标和愿景的人。当然了,我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苛,你刚刚提到的那些基金会……就恰到好处。”

听到这里,约书亚给了韩易一个了然的眼神。

恰到好处的不是钱,是掏钱的人。

“第二,就像我刚才提到的那样,我有自己的目标和愿景。事实上,在科技业相关的投资方面,我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和愿景,或者说,一家非得到手不可的公司。”

“乔什,如果你能凭借你在硅谷的人脉,帮我成功收购它……”

“你会发现,你将在娱乐工业里,获得一个乐于分享的至交好友。”

(本章完)

inf。inf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