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网游竞技>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 调整认知,重建心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调整认知,重建心灵(2 / 2)

美国内华达大学戴维·安东努乔博士、威廉·丹顿博士和克里夫兰医疗中心的古兰德·德内尔斯凯博士,多年来一直围绕认知疗法进行研究。他们曾合著一篇文章,标题是《抑郁症治疗的心理疗法和药物疗法对比:挑战传统观念,用事实说话》。文章运用他们长期跟踪获得的数据,得出了一些和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结论:抑郁症病因中,遗传影响只占16%;新型心理疗法——尤其是认知疗法——的疗效并不比药物疗法差,而且对某些患者来说,它的效果似乎更好;采用心理疗法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在康复之后更容易保持疗效,复发率比采用纯药物治疗的患者低得多;心理疗法不仅可以治疗轻微的抑郁症,还可以治疗严重抑郁症。

这些结论虽尚不能完全被验证,但仍可鼓舞人心。毕竟靠药物来改变大脑内化学元素的失衡,是在使用一种破坏性的力量,而认知疗法让人们看到了一种靠内在力量治愈的可能性。

现代医学已经能够大致看出,抑郁症可能是大脑化学物质失衡所引起的。最近有研究表明,认知疗法也许真的可以改变大脑化学物质。美国一些科学家最近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观察两组患者大脑的新陈代谢情况在治疗前后是否有任何变化。这两组患者一组只接受认知疗法(不服药),另一组则只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不接受心理疗法)。

实验的结果是:药物治疗组中的患者在好转后,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大脑的化学物质产生了变化。这是意料之中的。让人惊喜的是,认知疗法组中的患者在成功康复后,他们大脑的化学物质也产生了变化,且和药物治疗组没有明显区别。这个实验让研究者相信,认知疗法可能真的可以改变人脑的化学物质和结构,从而治愈患者。

如何调整认知

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系统介绍过认知疗法的原理和方法。他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由浅入深依次分为:自动思维(某种情境诱发的大脑中迅速涌现出的想法);认知歪曲(包括任意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分概括化、全或无等);功能失调性假设(个体对于事情所持有的态度、信念或者行为准则);图式(早年发展中获得的相对持久的稳定的认知结构)。

贝克认为,情感障碍的发生与病人早年经验形成的图式有着密切联系,它存在于病人潜意识中,不易被察觉。一旦有某种不良生活事件发生,大脑中便会涌现大量负性自动思维,上升到意识层面,从而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发生。

据此,贝克认为,对抑郁症病人的认知行为治疗,主要应聚焦于导致抑郁的消极思维,从而修正不同水平上的认知评价,发展意识层面的理性思维,并强化积极行为模式,改善不良适应性行为。这样,认知、行为、情绪、生理四个层面形成良性互动,使得情绪和行为模式向积极和理性层面螺旋上升,达到治疗目的。

落实到具体操作步骤上,第一步是认识自我。可指导来访者自我监测自己的日常活动,量化评估自己的愉悦感和成就感,然后制定循序渐进的任务计划,活化其退缩行为。研究发现,这些行为活化策略对缓解抑郁非常有效,并且给患者者创造了识别与修正负性认知的机会。

第二步是观照内心。抑郁的产生与个体近期的应激生活事件密切相关,治疗师应该与患者通过讨论、评估和识别,发现来访者的错误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如何用积极方式表达和宣泄负性情绪,重新思考、计划和审视,建立积极的应对模式。

第三步是学会解决问题的技能。抑郁症患者往往缺乏充足的技能,用一种僵化的模式来解决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利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提高患者的适应性,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抑郁症患者总会有很多人际关系问题需要处理。通过行为技术的有效干预,有助于提高其基本的社会技能,增加人际之间的社会支持和亲密感体验,降低社会退缩的倾向。

总之,认知行为治疗的重要部分是识别负性自动思维,挑战认知歪曲,发展新的积极思维模式,进行认知重建,提高病人对情感反应的自我控制。

近30年来,国内外对抑郁症认知行为治疗进行了大量临床实践及实证研究,发现认知疗法对抑郁症轻中度患者的疗效与抗抑郁药疗效基本等同,且复发率较低。有报道称,认知治疗的疗效可以维持8到14年。目前西方国家制定的抑郁症临床治疗指南,已将其列为一线治疗方法。

当然,认知疗法又是一个个性很强的疗法,需要治疗师和患者形成“一对一”治疗方案,很难制定标准化模式,也难以预料治疗何时见效、何时可以结束。目前,心理学对认知治疗发生作用的机制,认识依然有限。这些都是需要在未来进一步探究的。

认识决定情绪,而情绪决定情感。情感对人的认识和活动具有动力作用。积极的情感是人们认识和活动的内驱力,而消极情感去是阻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