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都市言情>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606章 它凭什么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6章 它凭什么啊?(2 / 3)

但对于《废都》来说,读者们“别有用心”的疯狂追捧,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与疯狂的销量相对的,是主流媒体和舆论对这部劈头盖脸的批判和打压。

《废都》中的X描写,比《情人》中的X要夸张太多,所以贾平娃要面对的负面评价浪潮也比林为民当年所要面对的大得多。

《废都》上市发行一个月时间,批评之声如前仆后继的海浪,此起彼伏,似乎没有尽头。

贾平娃本人对于这些批判的声音还算淡定,因为批判声仅限于作品的层面,没有上升到作家本人的高度。

可惜他高兴了没两天,有报纸开始指名道姓的将他称为“流氓作家”,这顿时让贾平娃如坐针毡。

要知道,在《废都》之前,贾平娃可是写过《商州》《山月儿》等一系列商州风情的,他赋予作品的淳朴的民风、善良的人性,让他一度被称为“文坛最纯净的作家”。

从“纯净”到“流氓”,仅仅花了一个月时间,仅仅是出版了一部。

过于强烈的前后对比让贾平娃原本还算平和的心态终于抑郁了。

其实不仅是贾平娃这个《废都》的作者,国文社在这段时间里,同样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强烈批评。

布老虎丛书宣传声势浩大,千呼万唤始出来《废都》的销量一骑绝尘,自然成了国内文化界、文学界乃至出版界关注的焦点。

一些作家和评论家在批评贾平娃的时候,也顺带捎上了国文社。

认为国文社是为了销量,哗众取宠,更有人因此将布老虎丛书称为“SQ丛书”。

这种激进的批评声当然只是少数,而且很快就被人所批驳。

原因很简单布老虎丛书第一批三部作品,《废都》《苦界》《花季雨季》。

《废都》讲述的是一个虚构的城市,西京的文化名人庄之蝶与三个女人的情感纠葛,期间参杂了各种文化界狗屁倒灶的事。

很多人只看到了其中的X,却没看到贾平娃在其中对文化界和文人的批判,在支持贾平娃和《废都》的人群当中,有人将这部称之为“当代《金瓶梅》”,这个评价自然是夸张的,但也侧面反应了《废都》的内涵绝不仅仅只是X而已。

《苦界》的故事讲的是因为一场劫机事故,开启了援外中国医生扑朔离奇的杀手传奇。

整部作品通俗性极强,非洲风情、广袤自然、恐B组织、雇Y兵、杀手,各种紧张刺激的元素汇聚到一起,让《苦界》的可读性非常高。

《花季雨季》讲述的则是少男少女的青春成长,风格清新自然。

三部,三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充分展示了布老虎丛书选书的多样性,也展示了当代文学的多姿多彩。

不提那些因为《废都》而产生的批评声音,布老虎丛书这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是赢得了文学界很多人的赞誉的。

而且很多人批评《废都》的销量全靠X,有人也对此提出了质疑。

因为跟它同时出版的《苦界》和《花季雨季》也同样取得了不俗的销量。

30万册、50万册,分别是《苦界》和《花季雨季》一个月时间内创造的销量。

这两部总没有什么X描写吧?洪锋好歹还有点名气,毓秀可是个纯纯的新人作家,而且还只是个学生。

在没有作品积累、没有名气的前提下,作品爆卖30万册、50万册,这怎么解释?

毫无疑问,唯一的解释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有着国文社重金投入的宣传攻势,再加上强大的发行渠道,才造就了三部销量齐飞的美好画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