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火鸟小说网>同人小说>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第190章 大秦帝国之崛起(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第190章 大秦帝国之崛起(四)(2 / 2)

    “建立一套完整的,直属朝廷管理的农业体系。”

    嬴城话音未落。

    下方众多官员的眼神就逐渐变了。

    “农业体系?”冯去疾眼神逐渐变得深邃的询问。

    必须要问清楚。

    因为他感觉。

    这可能带给整个秦国农业天翻地覆的变化,比之集体化农业更为雄阔和庞大。

    在他看来,集体化农业其实和以往差别不大,顶多就是大家一起来种田,大家一起来收割的事情,大家一起来分粮食的问题。

    这种事情各地的官员经常干,不足为奇。

    集体化农业所引发的问题是勋贵土地食邑的问题,而不是其他。

    但是现在。

    听嬴城这意思,他觉得他将农业集体化,想简单了!

    农业体系,究竟是怎样的农业体系?

    面对众人的疑惑。

    嬴城笑吟吟的笑道,在一张七尺纸张上面,拿着小管划了一张图。

    “咸阳,咸阳府衙,蒲乡,东山亭,蒲乡里,西蒲里……”

    嬴城划了十七八个不怎么圆的椭圆,道:“所谓的农业体系,就目前而言,只与种植有关,至于渔业,畜牧业不做考虑。

    简单来说,即一套完整的由朝廷控制的农业流程。

    朝廷农业司耕牛署,给咸阳十二乡,划分一千二百头耕牛,咸阳府衙给每一乡划分一百头耕牛。

    其中,蒲乡分到一百头牛。

    蒲乡乡主内乡耕牛署必须将这一百头耕牛,均分至每一个乡里之内。

    即每一亭十头耕牛均分而下。

    同样,东山亭分到十头耕牛,东山亭耕牛署必须将每十头耕牛分至蒲乡里,西蒲里等十个里内。”

    “蒲乡里内的耕牛由耕牛署管理,即耕牛归里集体所有,非蒲乡里任何一人所有。”

    “同样,农业司六司署下乡里,与此一样。”

    “耕田署管理集体农田,耕作署管理集体耕作,耕具署管理集体农具,储粮署管理集体粮食,耕种署管理集体粮种。”

    “即,在集体化乡里之内,成立小农业司,形成朝堂与乡里两头管理。”

    冯去疾愣神的盯着嬴城那张看起来极为稚嫩的脸庞。

    难以想象。

    这样的想法究竟是如何从这个少年的头脑中想出来的。

    因为不可思议。

    集体化农业最大的弊端。

    是劳作不均和分配不均。

    这是显而易见的问题。

    因为在乡里之中,关系复杂一点也不必勋贵联姻关系小。

    而这。

    也就导致了一起劳作一起分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但是。

    小农业司的成立,却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

    说白了。

    集体农业开始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制度。

    没有相应的制度,让里正去凭借着自己的意志来驱使劳作,自然而然的会产生亲者少劳多分,远者多劳少分的现象。

    但是。

    只要有与之想匹配的制度,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此类问题。

    是的,最大程度。

    在他看来,没有任何制度是完全符合农业的。

    农业看似简单,但却又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

    “没有问题!”冯去疾非常肯定的赞同道:“私有土地的问题上,依旧存在严重的问题,正如大律令以前所说。

    “闲时所有人都闲着,忙时所有人都忙着,苦守田地,一年四季就那么多粮食,这严重的浪费着劳动力,也因此,农闲之时,朝廷会征发徭役,农忙之时,徭役回家务农。”

    “同时呢,每个人的私心都很重,廷尉不下乡但并不代表着没有这方面的计较,在乡里问题上,产生最多的因为浇水私斗。”

    “尤其是浇山野之水,多是致死的私斗,此类问题在私有土地之下,没有办法解决。”

    “很简单的小事,处处在发生,夏季雨水多的时候,时常就有乡民半夜三更偷偷跑到渠口将别人家渠口堵了,疏通自家渠口。”

    “结果山野之水稍微一大,自家田地决口,不仅跑熵,还导致后面所有的田地一起决口,到头来,谁家的田地里都装不下水,可这事,谁也怪罪不了。”

    “再者乡里修渠这件事,堪称是整个治粟内史府最头疼的事情,没有之一。”

    “朝廷能做的,是如开凿郑国渠将其水引入关中平原,都姜堰引入巴蜀平原,灵渠之水引入南岭平原等等这些大型的水利。”

    “可这些水引入之后,还需要无数条大渠,中渠,小渠来分流,以此进入万家田地之内。”

    “水流冲刷而过,自有损沟渠,长时间沟渠的泥土便会被冲刷,需要时时修补,可这些事情,应该是每一个乡里应该做的事情。

    可是这家推那家,那家推他家,都不愿意去,只能是县衙发布修渠令,强令修渠。”

    “种种问题,数不胜数。”

    冯去疾顿了顿,沉吟道:“但是集体化农业,只要浇上游的地和浇下游的地没有区别,谁还半夜起来堵别人家的渠头。”

    “这也是为什么,老臣并未反对集体化农业的缘由,反而旁观。”

    “但是!”

    “小农业司的出现,却让老臣眼前一片大亮,惊觉之下,倍感大律令之雄才伟略。”

    “因为,一旦集体,便意味着全面释放劳力,不再以单户为一体,以一里为一体,大面积的耕作和大面积的收割,只会加快速度而不会降低速度。”

    “老臣现在反而更加的期待,天下乡里出现马台里一样情况,当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全里建造砖瓦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